首頁 > 正文

劉家富:立足漁區 致力于大黃魚事業發展

2021-11-05 19:3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 5日,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公布,共有10人獲此稱號。其中,有一位水産科技工作者,他一生堅守一尾大黃魚,和團隊一起,立足基層漁區,首創了大黃魚人工大規模繁養技術,為我國海水養殖業發展和閩東沿海的脫貧致富作出了貢獻。他就是福建省寧德市水産技術推廣站原站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劉家富。

面對榮譽,劉家富説“基層一線千千萬萬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海洋漁業的科技工作者,他們長期奮戰在一線,我只不過是他們中的一員。‘最美科技工作者’這個榮譽分量很重,我總感覺我還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夠。”

劉家富出生在福建省連江縣苔菉鎮茭南村的一個小漁村,年少時隨父親出海捕魚,那時他便對大黃魚産生了興趣。大黃魚是中國特有的海水魚,俗稱“黃花魚”或“黃瓜魚”,棲息于近海中下層,自古就是東南沿海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作為東海區的“四大海産”之一,上世紀70年代後大黃魚資源遭到破壞幾近枯竭,為了恢復大黃魚資源,劉家富從一名“捕魚人”成為一名“養魚者”,不顧漁區基層科研條件簡陋與科研人員力量薄弱,開始投身于大黃魚的人工繁育與資源保護工作,並致力其養殖技術研發。

談及大黃魚的人工繁育與增養殖技術攻關,劉家富表示,要想搞大黃魚的人工繁殖,首先要構建人工繁殖的基礎親魚群體。野生的大黃魚棲息于近海的中下層,一旦離開水面就會死亡,特別是大黃魚的成魚與親魚,所以普通野生大黃魚不可能構建人工繁殖的基礎親魚群體。

面對困境,劉家富採取了兩個技術路線。一是到當時還有一些親魚的官井洋大黃魚産卵場,在産卵季節採集正要産卵的親魚進行人工採卵與人工授精。然而該操作並非易事,親魚的産卵過程只能維持個把小時,過早提取魚卵還不夠成熟,稍遲一步魚卵又過熟,均無法受精。通過觀察與試驗,劉家富及團隊掌握了一定規律,從時間、地點、捕撈漁具等方面入手解決了採卵問題。受精卵經室內孵化、育苗,和2年養殖後才可作為親魚培育。1985年,劉家富首次育出魚苗7000余尾;二是在淺水區採捕100-200克大小的野生大黃魚幼魚經保活、馴養而培育成親魚供作人工催産。1987年,劉家富團隊利用早期馴養的野生大黃魚培育的親魚進行人工催産,獲得1萬多粒受精卵,培育出100多尾大黃魚魚苗。在劉家富看來,這100多尾魚苗是全人工繁育技術質的突破。

大黃魚人工繁養技術的突破,不僅拯救了大黃魚資源,也成為振興閩東經濟帶動脫貧致富的敲門磚。劉家富提到,該技術是當地的研究成果,閩東沿海地區有著適宜大黃魚繁育、棲息生長的自然條件。在人們懷疑大黃魚養殖開發前景之際,他提出要瞄準養殖技術開發,盡快建成事關振興閩東的大黃魚養殖支柱産業的目標,要形成一個産業以造福一方百姓。科研工作者的堅定信念、艱苦拼搏以及漁民群眾的支援,取得了試養成功、獲得效益,1996年在項目區興起了大黃魚養殖熱,在“依靠科技進步,促進大黃魚養殖産業化”的意見指導下,2000年閩東沿海已基本實現大黃魚養殖産業化,至今大黃魚産業已成為我國養殖規模最大的海水魚産業。

劉家富團隊讓大黃魚重新回到普通百姓餐桌的願望實現了。談到未來的打算,劉家富説,他將針對大黃魚産業的育苗、養殖、加工、流通等各産業鏈薄弱環節,根據品質安全、環保、優質、節能高效等要求,遵循高品質發展原則,對大黃魚養殖進行完善與提升。從機制與技術創新、觀念更新出發,建成獨具我國特色的大黃魚精品漁業,為增加就業與鄉村振興作出新貢獻。並通過原種子一代規模化增殖放流與強有力的資源保護措施,盡快地把我國大黃魚野生種群恢復到能維持年均12萬噸捕撈量的資源量。

科普中國中央廚房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

聯合出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作者: 付琳   [責任編輯: 付琳]

相關稿件

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