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30日電(閆惠卓)10月27日至30日,以“創新、變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為主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渣打銀行(中國)風險控制與信息安全總監張昊以《渣打銀行驅動數據價值 智贏高質量發展的數智化歷程與思考》為題作主旨演講。張昊指出,驅動數據價值已成為銀行應對市場差異與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
張昊&&,渣打銀行在華運營歷史已達167年,自1858年在上海開設首家分行後從未間斷,如今中國更是渣打集團的核心市場之一。不過,全球布局也帶來了顯著的市場差異性與潛在風險,張昊&&,渣打銀行已經確立了“數據驅動銀行”戰略,希望通過深度挖掘數據價值、獲取精準洞察,以此駕馭風險、捕捉機遇,並優化資本、人才等資源的配置效率。
在打造數據驅動型銀行的過程中,張昊指出,渣打銀行的核心思路是“攻守兼備,以人為本、科技為基”。其中,數據價值實現是“攻”的核心,通過數據洞察與應用,助力銀行降本增效、提升經營收入;數據風險管理則是“守”的關鍵,通過保障數據質量、築牢安全防線,確保銀行合規經營、維護客戶信任。而這一“攻守體系”的落地,離不開“人”與“技術”兩大支撐,一方面要賦能員工,將數據思維融入企業文化,讓數據成為全員可使用的工具;另一方面需搭建強大的技術&&,為數據流轉與價值轉化提供保障。
技術層面,渣打銀行圍繞“可用、可取、可表達”三個關鍵詞推進。“可用”即打通各業務系統數據壁壘,將分散數據整合到統一可信&&並完成清洗,同時對敏感類數據進行必要的隱私保護和其他形式的合規處理,確保數據高質量、全覆蓋;“可取”則通過搭建數據門戶與便捷查詢工具,讓取數像“打開水龍頭喝水”一樣簡單,降低員工使用門檻;“可表達”則借助可視化&&與拖拽式分析工具,讓數據分析與成果呈現更高效。同時,銀行還引入AI技術進一步提效,例如用大模型完成數據初篩、用自然語言2SQL簡化取數交互。
人才層面,渣打構建了兩支核心隊伍,一支是技術主導的專業數據“特種兵”,負責搭建&&、攻剋復雜建模難題;另一支是業務主導的數據“翻譯官”,銜接技術與業務需求,傳播數據思維,並通過實際案例帶動全員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渣打銀行早在七、八年前就前瞻性布局中國本地大數據&&,成為首批實現該目標的外資銀行,這不僅培養了大批本地數據人才,也為如今滿足數據安全與主權監管要求奠定了基礎。
張昊強調,渣打的數據價值實現形成了完整閉環,即在收入端推動增長、在客戶端提升體驗、在風控端強化預警、在運營端提高效率,且全程處於風險可控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