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觀察丨外出27天竟忘關火,後怕!燃氣安全咋守牢?三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1 17:23:51
來源:新華網

生活觀察丨外出27天竟忘關火,後怕!燃氣安全咋守牢?三招!

字體:

  新華社杭州9月11日電 題:外出27天竟忘關火,後怕!燃氣安全咋守牢?三招!

  新華社記者唐弢

  近日,浙江省玉環市葉先生發布的一段視頻引發廣泛關注:因加熱中藥後忘關火,外出27天后返回家中,竟發現灶火仍在燃燒。葉先生稱,中途收到燃氣餘額不足信息,繳費了都沒想到是沒關火。

  據葉先生回憶,當時是將一包袋裝的中藥放入鐵鍋,用最小火加熱,但取藥後卻忘了關火。“事後發現鍋底已經燒紅一片,萬幸沒有引發火災,不然整棟樓都可能遭殃。”

  這“驚魂一幕”引得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的類似經歷,直呼“後怕”。近年來,因家庭用氣操作不當等原因,導致的燃氣泄漏爆燃事故時有發生,如何築牢家庭燃氣安全的“基礎防線”?聽聽相關業內人士和專家的建議。

  為燃氣管道安上“保護器”

  針對燃氣安全問題,近幾年國家提出了一系列新規範、新標準,目前,全國範圍正積極推行使用長壽命軟管、燃氣報警器、自閉閥(切斷閥)“三重保險”。

  根據《燃氣工程項目規範》(GB55009-2021)規定,“家庭用戶管道應設置當管道壓力低於限定值或連接灶具管道的流量高於限定值時能夠切斷向灶具供氣的安全裝置”。這就明確了安裝燃氣自閉閥已經成為家庭用氣使用中的新要求。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道場鄉綜合執法人員在農家樂後廚檢查燃氣安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燃氣自閉閥相當於為燃氣安裝上了‘保護器’。”浙江省應急與安全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夏學民介紹,當燃氣管道出現漏氣、壓力過低或過高、流量異常時,燃氣自閉閥門無需電力或外部動力,會自動切斷氣源,避免危險擴大。

  在夏學民看來,對於老年人、兒童等群體或家中長期無人的情況,這種自動防護功能尤為關鍵,有效彌補了人為疏忽可能帶來的滯後和不確定風險,為家庭燃氣安全使用增添了一道“不可替代”的保障。

  記者了解到,自閉閥等燃氣安全設備的更換安裝工作,在各地的推廣方式有所不同。如杭州大多地區以引導和建議市民更替為主,通過多方宣傳讓市民自願參與;而寧波等地則更為直接,安裝費用採取政府補貼、企業讓利的方式,由燃氣企業和政府共同分擔。

  強化灶具熄火保護功能

  當出現燃氣安全隱患時,除了及時切斷燃氣供應,燃氣灶具本身的自動保護作用也十分重要。

  事實上,GB 16410-2020《家用燃氣灶具》國家標準規定:所有類型的灶具每一個燃燒器均應設有熄火保護裝置。消防專家&&,當燃氣灶的火焰因風吹或湯水潑灑等意外原因熄滅時,熄火保護裝置會自動關閉氣源,避免燃氣泄漏事故的發生。

  如何判斷燃氣灶具是否帶有熄火裝置?浙江一燃氣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燃氣爐上通常有兩個指針,一個是點火針,另一個是熄火針。“如果只有一個點火針,則沒有熄火保護,不要購買。帶熄火保護裝置的燃氣灶具,熄火後60秒內是能夠自動切斷燃氣的。”

  業內人士提醒,燃氣熄火保護裝置並非萬能,在使用燃氣灶的過程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做好裝置的維護和保養。比如,及時清除探針上的油污,使熄火保護裝置的探針能夠保持檢測的靈敏度。

  夏學民&&,家用燃氣灶具使用壽命一般為8年,到期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出現安全隱患。“燃氣具廠商也應遵循‘以人為本’的産品開發理念,研發更多搭載智能監測系統的高安全性産品。”

  浙江一家燃氣灶具生産廠商負責人&&,當前不少新型燃氣灶正引入更多主動安全機制。例如搭載AI算法和高精度溫度傳感器,通過監測鍋底溫度變化自動啟動防幹燒保護;部分型號還具備雙爐頭獨立定時功能,可根據烹飪需求分別設定時間,到時自動關火,防止燒幹煳鍋,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判”的跨越。

  強化燃氣安全群防群治

  不少基層工作人員&&,擰緊燃氣“安全閥”,還要持續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同時通過多維度的宣傳教育,織密群防群治的“安全網”。

  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開展燃氣安全巡查工作。(蛟川街道供圖)

  “查設備、驗資質、看環境、教操作……”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近日開展的“安居”專項行動中,執法人員創新採用了“燃氣安全四步法”。“從燃氣設備到灶具連接軟管,都要逐一開展精細化檢查,比如查看橡膠軟管是否超過18個月使用期限,檢測閥門接口是否存在‘跑冒滴漏’,記錄管道銹蝕程度並建立‘一戶一檔’。”

  在執法人員看來,開展巡查的目的,是為了讓居民從“被動整改”轉向“主動防範”。“我們還會通過簡潔明了的圖文説明,向居民普及燃氣泄漏識別方法、日常使用注意事項及緊急情況處置流程,確保安全知識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夏學民認為,只有居民對安全使用燃氣的意識不斷提升,其自防自救能力才能進一步增強。他建議,要持續推動燃氣安全科普講座進社區,為社區網格員等開展賦能培訓,通過現場教學互動、實例演示分析等普及燃氣安全知識及注意事項,常態化做好居民宣導工作,強化居民自身的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

  另外,一些社區幹部也建議,要協同城管、物業等力量,成立快速響應專班,形成“發現-處置-督辦”閉環,將燃氣安全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建立每月巡查預警長效機制,推動燃氣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