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9月6日電 題:一個音樂IP,如何引爆一座城?
新華網記者 李欣 王坤朔
今年夏天,各地音樂節、演唱會密集舉辦,吸引了大量樂迷和游客。燈塔數據顯示,6月1日到8月28日,演出行業票房總計約96.96億元,其中音樂部分佔比高達92.6%,整個暑期市場真可謂火爆。
海邊作為夏天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一直是熱門音樂活動舉辦地。8月27日至31日,2025平潭海島合唱大會在福建平潭舉辦,這是國內首個以阿卡貝拉(A cappella)合唱為特色的音樂海島IP。
阿卡貝拉是一種無伴奏的純人聲合唱。海島合唱大會自2024年起已成功舉辦兩屆,將海島風情與人聲合唱完美融合,成為拉動當地文旅消費、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
隨着文旅熱潮涌動,音樂IP如何戳中年輕人的心,以創新姿態吸引客流?當短期熱度褪去,文旅IP又該如何“保鮮”、持續煥發生命力?
“獨一份”的吸引力
“這麼集中地聽阿卡貝拉,我還是第一次。”8月29日,在平潭海島合唱大會上,著名作曲家、中國音協合唱聯盟主席孟衛東激動地説。
“繽麒麟”阿卡貝拉音樂展演。主辦方供圖
與孟衛東不同,對New Vorld人聲樂團的張藝臻來説,阿卡貝拉貫穿了他十幾年的青春。
“如此高規格的阿卡貝拉盛會,除了平潭,在國內幾乎沒有,這對我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張藝臻説。
在音樂演出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快樂密碼”的當下,個性十足的超級IP已成為縣域經濟、“寶藏小城”吸引年輕觀眾的不二法寶。
以張北草原音樂節為例,作為距離北京最近的草原,張北音樂節與“民謠”“搖滾”“曠野”有着天然的連接。“很早就定下了暑假要來,這裡在我心裏有不一樣的情懷。”哈爾濱游客王金龍説,“老狼、鄭鈞的歌聲響起,讓我覺得不虛此行。”
作為眾多文藝青年心中的勝地,在北戴河舉辦的阿那亞·蝦米音樂節今夏已是第四屆。“這是我第二次去,除了迷人的海邊風景,更重要的是人文細節。音樂節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連接的氛圍。”來自北京的路彤説。
2025阿那亞·蝦米音樂節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文旅部公布的信息,今年暑假縣域游訂單量同比增長42%,年輕客群正成為小城消費的“主力軍”。在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韓元軍看來,縣域旅游的異軍突起,最重要的條件便是旅游資源的獨特性、差異性。以文化亮點催生旅游熱點,成為打造特色文旅的重要手段。
作為“音樂藝術歡樂島”“星辰大海浪漫島”,平潭的碧海銀沙與音樂有着天然的連接。
平潭海島合唱大會,這樣一個專注阿卡貝拉的獨特IP,對於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無疑具有“獨一份”的吸引力。整個活動期間,吸引觀眾數量突破萬人。
“阿卡貝拉音樂節在國內很少見,只要辦起來就是一場盛會。”RESOUND理想人聲樂團成員張立聰感慨。
據2025平潭海島合唱大會主辦方介紹,大會吸引了40余支國內外優秀樂團,不僅有匹諾曹、New Vorld等多支國內知名人聲樂團,還邀請了來自日本、韓國等地的海外樂團,“亞洲青年音樂樞紐”定位初顯成效。
來自日本的Rabbit Cat組合演唱了經典日本動漫歌曲,“很多中國觀眾都知道這首歌,現場的氣氛充滿了跨越國界的音樂共鳴。”樂隊成員説。
韓國職業團Voice Toy成員説,與中國、日本的團隊交流,感受到音樂連接人心的力量。
“千人和聲 唱阿卡”合唱團專場音樂會。主辦方供圖
“語言在所有的音樂面前是乏力的。”著名指揮家閻寶林説,“我看到六七歲的孩子、看到樂齡(對年長者的代稱)樂團在唱阿卡貝拉的時候,對我是感染,也是一種教育。”
“每個表演團隊都在演唱中融入了對生活的熱愛、對文化的傳承。”福州游客陳濤明,最初只是想帶孩子“湊湊熱鬧”,卻被演出裏的情感與文化力量深深打動,“這種和孩子一起被音樂感染的時刻,一定會成為一份獨特的文化記憶。有機會一定會再來。”
從音樂盛宴到文化地標
在體驗經濟時代,文旅正從“到此一游”向“深度停留”轉變。
除了IP本身的獨特性外,“氛圍感”“互動感”的體驗與地域文化的融合感,是不少年輕人選擇音樂節的重要原因。
“最讓我難忘的是阿那亞的日出場。”來自長春的游客孫榕蔓是第一次去蝦米音樂節。她説,雖然當天並沒有看到日出,但是有海灘的加持,增加了度假的感覺。“在這樣的氛圍裏,聽到了喜歡的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的歌,流淚了,有機會還會來。”
阿卡貝拉的演唱形式,與平潭的海島風光也有天然的契合。2025平潭海島合唱大會,將演出從劇場帶到自然裏,音樂環島巴士、澳前台灣小鎮多場景演出、落日草坪煙火音樂會等活動,將海島變成處處有歌的音樂廳。
阿卡貝拉音樂環島巴士演出。主辦方供圖
參加完音樂環島巴士活動後,清華大學Crescendo人聲樂團總監汪君憲説:“在平潭,吹着海風、聽着海浪,和一群同樣熱愛阿卡的朋友們一起放聲歌唱,當人聲交匯時,能感到所有人的心靈都在共振。”
阿卡貝拉音樂環島巴士演出。主辦方供圖
觀眾也對這種“宜歌宜游”的體驗印象深刻。“我們是看到音樂巴士和路邊的道旗宣傳追過來的。”在長江澳的風車田邊,一對來自江西的情侶,騎着電動車找到了音樂巴士的落腳舞&,“剛看完‘風車森林’下的落日,又聽到這麼精彩的演出。”
同樣“追”演出的還有來自威海的游客陳晨,“我來自海濱城市,但平潭的海島風光跟我們那裏差別很大。我是第一次聽阿卡貝拉,原來合唱還能這麼輕鬆好玩。”陳晨對VP(Vocal Percussion,人聲模仿打擊聲部)印象深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音樂體驗。
澳前台灣小鎮“聲臨小鎮享阿卡”多場景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
第二次參加海島合唱大會的匹諾曹人聲樂團團長王開泰認為,這種環島實景演出,能真正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歌聲來到大家身邊。“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觀眾臉上的表情和聽到我們演唱時的熱情歡呼。這種巡游式的自然演出環境,能讓大家身臨其境地去共同感受音樂的魅力。”王開泰説。
“這些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呈現,更是平潭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彥説,依託平潭獨特的濱海風光,“阿卡貝拉+在地景觀”的創新模式,讓藝術真正融入海島生活,為游客帶來了高品質的沉浸式體驗。
如何繼續挖掘“音樂+文旅”價值點?中國音協合唱聯盟副主席吳可畏認為,在舉辦優質音樂活動的基礎上,要更注重挖掘當地風光、文化特色,比如草原音樂節要充分結合“天蒼蒼、野茫茫”的自然環境,平潭也要繼續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比如68&&景區的思念情、藍眼淚的夢幻感、全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等。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今年已是第37屆,這場跨越64年的音樂之約,已成為哈爾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基因。
孟衛東認為,這一模式對不同地區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音樂,是打造城市形象的一張很好的名片,對平潭來説同樣如此。文旅融合,能實現藝術與旅游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第37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開幕式現場。哈爾濱市委宣傳部供圖
何以“聲”生不息?
隨着文化和旅游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如何讓獨具特色的IP可持續發展下去,是各地亟需解決的問題。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旅游發展不能只盯着過去做文章,更要看到可以挖掘的未來,從現代感、時尚感、未來感中尋找更多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不應該是轉瞬即逝的煙花,而是靜水深流的繁花。”
優質陣容和獨特創意是音樂節火爆的首要條件。蝦米音樂節不僅邀請了莫文蔚等知名歌手,還邀請了多組國際音樂人,進行內地音樂節首演。張北草原音樂節則與搖滾深度綁定,邀請了眾多搖滾“傳奇”歌手。
作為國內首個以阿卡貝拉合唱為特色的音樂海島IP,海島合唱大會則匯聚了中國音協重磅專家評審和眾多業內頂尖樂團。
在活動創意上,各地也不斷煥新。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全編制首次亮相蝦米音樂節,將劇場搬到了沙灘上;萬能青年旅店壓軸七夕搖滾專場,在秦皇島唱響《秦皇島》的時刻,讓不少人潸然淚下。
海島合唱大會也在持續升級。吳可畏説:“如果説第一屆是‘開天闢地’,那今年無論在參與的廣度上,還是活動的設置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我們專門設置了高校組競賽單元,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團隊呈現了非常高的國際化職業水準。”
文化交流是音樂節的重要屬性,海島合唱大會上,上海音樂學院將戲曲元素融入《紅繡花》編曲,多元藝術碰撞出精彩火花;KTS烤吐司流行合唱團將《靜夜思》等詩詞重新編排,全場觀眾不約而同加入合唱,文化共鳴在阿卡貝拉的舞&悄然流淌;《當你老了》《回到拉薩》《直到世界盡頭》等經典曲目,形成一次次跨越國界、年齡和時空的藝術交融與情感共鳴。
尤為動人的是,是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小花椒童聲合唱團在“千人和聲唱阿卡”音樂會上登場演唱。該團創建於2022年,是中國記協在文縣開展的音樂幫扶項目。在《同一首歌》的悠揚旋律中,孩子們身着鮮艷民族服飾,用清澈純真的嗓音,將跨越2000多公里的故事,唱到了平潭的舞&上。
“如果我們明年還做這件事,一定要有新的牌打出來,保證這一優質品牌的持續。”閻寶林説。
音樂節是一把鑰匙,打開的不只是音樂盛宴的大門,也是城市發展的窗口。這個夏天,從敦煌星空的千年文化到貴陽苗寨的民族風情,從哈爾濱中央大街的“全民舞&”到張北草原的搖滾電子。IP賦能文旅,要將文化內核與地方生態環環相扣,讓IP真正“活”在文旅場景中。
在國際旅游島定位之下,平潭一直聯動熱門IP與景區資源,舉辦露天演出、音樂節、藝術周、非遺展演等特色項目。除了海島合唱大會,平潭還策劃了“2025音樂浪潮 PARTY 暨煙花秀”、藍眼淚音樂節、巨浪音樂嘉年華、新年音樂會等高品質音樂活動。
平潭海島合唱大會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平潭海島合唱大會每年舉辦下去,以‘城市嵌入型’理念將平潭打造成國內的阿卡貝拉人聲樂團重鎮——這既有助於這門藝術的長期發展,也有助於當地文旅資源的可持續創新開發。”吳可畏認為。
一個IP的生命力,最根源的還在於“自我生長”的生態系統。為推動阿卡貝拉音樂從“節日”走向“日常”,中國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阿卡貝拉藝術中心正式揭牌,為平潭打造國際青年音樂樞紐注入持續動力。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訓明&&,海島合唱大會不僅為熱愛音樂的創作者和聽眾搭建起交流&&,也為懷揣音樂夢想的追夢者提供實現理想的機會,“希望大家來到平潭,左手牽着浪漫,右手牽着夢想。”
“海島合唱大會不應只局限於節慶,更需要日常活動作支撐。”吳可畏&&,藝術中心將吸引更多音樂家和阿卡貝拉愛好者入駐平潭、成為駐島音樂人,“平潭在阿卡貝拉領域的聚焦與特色打造,必將吸引更多音樂愛好者來到這座文化勝地、音樂之島。”(策劃:段世文 林明 參與報道:王碧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