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14日電 特寫:達爾汗文藝隊唱出殷殷援疆情
新華社記者朱舜、古扎麗努爾
“東方升起了太陽金色的太陽啊哈吼,金色的光芒溫暖了哈薩克牧民的氈房……”美妙的旋律在新疆昌吉市阿什裏鄉的天鵝小鎮響起,唱出了哈薩克族群眾對如今美好生活的讚美之情。
四名錶演者來自達爾汗文藝隊,他們身着有着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服飾,情緒飽滿地自彈自唱。領隊加爾肯別克·納斯依奧拉懷抱冬不拉,指腹在琴弦上靈活跳躍。有的隊員敲擊薩滿鼓,還有隊員彈奏吉他,不同風格的樂器聲音交織在一起,配上帶着草原特有遼闊感的嗓音,心聲隨旋律自然流露。
一曲終了,掌聲響起。“我們再來一首《愛拼才會贏》。”隨着閩南語歌詞唱起,大家跟着節奏拍手,一旁的哈薩克族群眾伴隨着音樂翩翩起舞。“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文藝隊借由歌曲表達出對援疆的感激之情和“泉昌”兩地奮發拼搏的精神風貌。
8月12日,達爾汗文藝隊在新疆昌吉市阿什裏鄉的天鵝小鎮表演。新華社記者 朱舜 攝
文藝隊成立於2003年,領隊加爾肯別克·納斯依奧拉是阿什裏鄉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20多名團隊成員中有鄉鎮幹部、醫生、教師、牧民等。
“阿什裏鄉有才藝的人非常多,不如把大家組織起來。”加爾肯別克·納斯依奧拉説,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志同道合朋友的支持,文藝隊就這樣組建了。
近幾年,在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的扶持、培養下,文藝隊不僅添置了很多新樂器,還參加文藝培訓,提升表演技藝,演出的場次顯著增多。2024年4月,文藝隊還登上了中華一家親·2024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三月三”暨福籽同心愛中華·福建省第十一屆“三月三”畬族文化節聯歡晚會的舞&。
包括加尼別克在內的多名文藝隊成員就居住在阿什裏鄉天鵝小鎮。據阿什裏鄉黨委副書記馬曉春介紹,天鵝小鎮是福建泉州援建的牧民定居點,2020年竣工並交付使用,幫助昌吉市最後一批502戶哈薩克族牧民告別山區簡易住房,入住配套設施完善的新房,實現定居。許多牧民放下羊鞭走進工廠、企業,實現了由牧民向居民的轉變。
熱愛音樂的加尼別克原來居住在牧區,搬到天鵝小鎮後自己辦了音樂培訓班,教授冬不拉等樂器。“原來在牧區的時候,孩子上學特別遠,走路要1個小時,現在5分鐘就能到學校,特別方便。”加尼別克説,現在他經常參加婚禮等演出活動,日子過得很充實,生活越來越好了。
達爾汗,在哈薩克語裏有廣闊、遼闊的意思。“希望我們的歌聲能傳播到更廣闊的地方。”加爾肯別克·納斯依奧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