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粵車南下”啟新篇 灣區暢行“心相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5 16:39:00
來源:新華網

特寫:“粵車南下”啟新篇 灣區暢行“心相近”

字體:

  新華社香港/廣州11月15日電 題:“粵車南下”啟新篇 灣區暢行“心相近”

  王昕怡 郭辛 黃國保

  “一腳油門過大海,直接到香港坐飛機,這感覺太奇妙了。”15日在香港國際機場自動化停車場內,來自廣州的蔡女士邊確認停車訂單,邊向記者分享喜悅,身旁的孩子正好奇地打量着運轉有序的泊車系統。當日,他們一家五口在此啟程,即將搭乘午後航班前往馬來西亞度假。

  當日零時起,“粵車南下”政策正式落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再提速。獲准的廣東私家車車主可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駛入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作為配套設施,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的自動化轉機停車場同步啟用,24小時運作,提供約1800個泊位,涵蓋自動化泊位及送機/接機泊位。按規定,轉機旅客停車後無需辦理香港入境手續,即可直達機場。

  11月15日上午,香港機場管理局在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舉辦歡迎儀式,迎接“粵車南下”旅客。新華社發(郭辛攝)

  當日,香港國際機場轉機停車場舉辦乘客歡迎儀式。機管局主席林天福致辭&&,由機管局興建與營運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轉機停車場,是“粵車南下”首個投入服務的項目。旅客從進入綜合檢查亭,辦理存車到轉乘接駁巴士,全程通常半小時內完成。機管局的一站式網上預約系統自11月1日開放旅客登記以來,至今已錄得約3000個開戶登記。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致辭&&,“粵車南下”離不開政策的創新驅動與團隊的高效執行。期待通過這一政策,實現“一橋雙向、百業受惠”,為各方帶來無限機遇。港珠澳大橋本就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同心橋”,而轉乘停車場的加入,更讓這座“同心橋”的意義得到進一步延伸。

  她指出,廣東的私家車主經港珠澳大橋自駕而來,既能享受駕駛樂趣,又能在該停車場實現無縫泊車,直接銜接客運大樓,搭乘香港國際機場覆蓋全球200多個航點的航空服務。這一模式實現了陸路與航空的優勢互補,進一步強化了香港國際機場的樞紐地位。

  11月15日,“粵車南下”旅客使用自動化系統停泊車輛後在機器上進行確認。新華社發(郭辛攝)

  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一站式”查驗通道高效運轉。合資格的廣東私家車經過車體檢查、人臉識別、指紋比對等流程,不到1分鐘即可通關。

  來自珠海的周先生成為首位受益者,他專程送朋友赴港乘機,直言“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特別幸運,感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越來越密切了”。現場可見,其車輛駛入專用驗放通道後,海關係統迅速完成數據交互,屏幕即刻亮起“請通行”字樣。緊隨其後通關的車主法先生也很開心:“以前去香港國際機場只能選大巴、包車,船班又少,現在自己開車更自由、更便捷。”

  “我們在&&境方向各設5條專用驗放通道,車輛進入通道後,自動校驗比對備案信息,提示通關放行信息,實現‘車輛一次停靠、系統一次放行’。”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副關長汪沛洋介紹。珠海邊檢總站也提前增設引導崗位、調試軟硬體、開展通關演練、完善現場標誌標識,全力保障政策順利實施。

  據悉,“粵車南下”首批開放廣州、珠海、江門、中山4市,半年後推廣至廣東全省其他地市。其中,粵車入境香港市區將於12月9日9時起接受申請,12月23日零時起獲批車輛可經港珠澳大橋入境,初步階段每日配額100輛。

  港珠澳大橋邊檢部門數據顯示,自2023年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以來,截至今年11月15日12時,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境的香港單牌車總數已突破365萬輛次,其中今年以來的通行量就超182萬輛次。

  作為與“港車北上”相輔相成的聯動舉措,“粵車南下”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高效互通,為內地居民赴港開闢新模式,也為香港旅游、零售、餐飲等行業注入發展機遇。隨着“粵車南下”政策正式落地、逐步推展並全面實施,粵港兩地經商、就業、探親、旅游等往來將更加便利,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也將持續向縱深推進。

  “這不僅是多了一項出行選擇,更拉近了心理距離。”玻璃門外,接駁巴士靜靜等候,蔡女士望著攥緊行李箱拉桿、滿心期待着旅行的孩子説,“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真的從概念變成了切身感受。”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