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聚焦丨關鍵指標創新高!廣交會透出外貿新氣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1 01:41:03
來源:新華網

財經聚焦丨關鍵指標創新高!廣交會透出外貿新氣象

字體:

  廣交會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從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舉辦的第138屆廣交會,萬商雲集“人氣旺”。參展企業超3.2萬家,優質企業突破1萬家,前兩期吸引近24萬名採購商,廣交會關鍵指標創新高,透出外貿新氣象。

  共享“中國機遇” 境外採購商近24萬名

  本屆廣交會第二期10月27日閉幕,前兩期展覽累計吸引來自22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4萬名境外採購商到會,比上屆同期增長6.8%,再創新高。其中,歐盟、中東、美國、南美採購商數量增長明顯。

  德國歷德卡福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亞洲深耕20年,如今已發展了覆蓋亞太地區並以中國為根基的成熟區域網絡。

  該公司中國總經理斯特凡·希爾蓋斯特説:“無論是裝點日常生活的家居飾品與傢具,還是重塑現代生活方式的智能設備與高端電子産品,展會上豐富多樣的産品,都充分顯示中國本土生産的創新活力與供應鏈的不凡實力。”

  在不少境外採購商看來,廣交會是深入了解中國製造發展動態的重要窗口,通過交流對話,發現協作新契機。

  10月27日,採購商在第138屆廣交會第二期展會上查看瓷器餐具産品。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

  從服裝行業到家居百貨,馬來西亞採購商陳建偉的生意版圖不斷拓展。他説:“這一路穩步發展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助力,尤其是廣交會帶來的寶貴機遇。”

  如今,陳建偉以股東身份與中國合作夥伴在馬來西亞聯合設廠,將中國的生産技術、質控標準與本地市場資源銜接,共同深耕東南亞市場。對未來他充滿信心:“要將市場從馬來西亞再輻射到新加坡、泰國、印尼等周邊國家。”

  廣交會第三期31日開幕,主辦方預計本屆廣交會到會專業採購商和頭部採購企業均超過上屆。

  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認為,廣交會搭建了滿足供需雙方、實現互利共贏的連接平台,進一步證明中國製造企業有能力及時響應全球市場的新需求變化。中國外貿活力不減,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積極開拓市場 參展企業超3.2萬家

  本屆廣交會上,參展企業超3.2萬家,創歷史新高。既有傳統企業帶來新産品、新方案,展示中國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成果,積極推動品牌“出海”,也有參展企業帶着新期待,希冀開拓新市場。

  廣東拓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出的微智能衣帽間島&,將美粧冰箱、智能梳妝檯、智能搖表器等模塊融於一體,吸引不少商家當場預約前往工廠實地考察。

  從小螺絲等五金小配件的代工做起,到提供家居五金整體解決方案,這家公司不斷拓展業務空間。

  “以前代工的小配件利潤薄,現在做的産品貨單價越來越高。”拓臣科技公司負責人鄭壁奎説,“我們自創品牌,希望以技術、品質與創新解決方案來爭取更高附加值。”

  本屆廣交會創新設立約3000平方米的外貿優品拓內銷對接專區,引導外貿企業將目光投向廣闊的國內市場,助力內外貿一體化、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

  在一家超市採購商展位前,上海豐臨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董海帶來香薰樣品,為公司新品尋找國內銷售渠道。“國內市場近年流行恬靜的茶香,我們嘗試開發不同特色的産品。”董海説,公司內貿業務佔比相對較低,以貼牌生産為主。這次聽取國內採購商對香味調配、包裝設計的建議,對優化內銷産品有幫助。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研究員姜照認為,我國外貿企業擁抱新變化,積極拓內銷的背後,是“墻內墻外兩頭香”的升級發展之路,有利於提升與國內流通企業協同發展水平,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彰顯創新活力 優質企業首次突破1萬家

  從參展企業看,本屆廣交會擁有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稱號的優質企業首次突破1萬家,創歷史新高。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王志華説:“廣交會已經成為廣大外貿企業展示研發能力、推介行業新品的重要平台。”

  10月15日,客商在第138屆廣交會上了解一款救援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在服務機器人專區,唱歌跳舞的陪伴型機器人、AI識別筋膜結構的按摩機器人、上墻下水的清潔機器人等琳瑯滿目。德國採購商托馬斯體驗後説:“中國服務機器人不僅技術成熟,而且性價比具有競爭優勢,我們計劃採購一批用於酒店。”

  廣東凌度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展位上,高低空幕墻清潔機器人、光伏板清潔機器人等産品既吸睛也“吸金”。在廣交會第一期,這家公司累計收穫訂單超1200萬元。

  凌度智能首席運營官黃健説:“我們的清潔機器人自帶水箱和循環過濾系統,用水量僅為常規清洗的1/20。産品在水資源寶貴的中東尤為暢銷。”

  像這樣的綠色低碳産品,本屆廣交會展出108.3萬件。此外,現場還展示智能類産品35萬多件,新産品(近一年研發)超100萬件、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産品近110萬件。

  周密分析,中國外貿企業所展現出的向新、向智、向綠的發展態勢,既契合技術進步的潮流,也體現出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洞察。隨着新技術、新元素持續引入,“中國製造”正在向“中國智造”系統性躍升。(記者丁樂、田宇)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