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班”基金成績單向好 “上漲卻遭贖回”怪圈有望破解-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5 09:48: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21班”基金成績單向好 “上漲卻遭贖回”怪圈有望破解

字體:

  近期上證指數接連攀升,2021年的高點近在眼前。當年成立的一批主動權益基金正在回本的路上加速奔跑。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已有170多只“21班”主動權益基金收益回“正”,並且在近期的活躍行情下“奮起直追”,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超過20%,高於全市場平均水平。

  然而在這批基金的回本過程中,仍不可避免地面臨大額贖回的壓力,部分賽道型主動權益産品收益回“正”後,上半年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贖回。業內機構統計發現,當前凈贖回壓力顯著的基金持倉集中於新能源、白酒、醫藥等板塊,與2019年至2021年發行的“賽道基”較為吻合。伴隨市場思路由反彈轉向反轉,主動權益基金以往的“上漲卻遭贖回”勢頭已經減弱,主動權益基金新發節奏加快,市場正在走出資金端與負債端的負循環。  

  “21班”加速回本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在600余只2021年成立的主動權益基金中,超過170隻基金的單位凈值已回到1元以上,實現了成立以來的正收益,其餘産品還在繼續追趕的過程中。整體來看,98%以上的産品今年以來均獲得正收益,並且平均回報率達到20%以上,高於全市場平均水平。

  尤其是北交所品種近年來顯著走強,2021年11月成立的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業績大幅領跑,目前已成為“翻倍基”,成立以來總回報率高達137.21%;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A、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A的總回報率也在80%以上。

  此前沉寂許久的部分醫藥主題基金,例如安信醫藥健康A、建信醫療健康行業A、匯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等,緊抓今年的創新藥行情風口,實現翻盤,基金産品單位凈值從水位線以下大幅拉升。目前三隻産品的總回報率均在60%以上,其中基金經理張韡管理的匯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今年以來接近翻倍。

  部分重倉AI算力等板塊的主動權益基金近期表現不俗。基金經理武陽管理的易方達先鋒成長A、易方達遠見成長A今年以來的回報率都在80%以上,易方達先鋒成長A的單位凈值已接近翻倍。根據季報披露的持倉來看,該基金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持續重倉光模塊龍頭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今年以來新易盛漲逾180%、中際旭創漲逾90%、天孚通信上漲近70%。

  此外,部分已經離任的績優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如周海棟、丘棟榮、鮑無可等,此前在管理公募産品時打下了堅實的收益基礎。此前,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鮑無可管理的景順長城價值驅動一年持有的任職總回報率都在40%以上;周海棟此前管理的華商甄選回報A任職總回報率超60%,目前該基金的單位凈值接近翻倍。

  “賽道基”贖回壓力仍存

  隨着這批市場高點發行的主動權益基金收益陸續回“正”,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不少産品的確面臨着大額贖回的考驗,尤其是當基金單位凈值回到1元附近的時候,贖回行為開始集中爆發。

  贖回跡象在今年披露的季報中已有體現。例如,嘉實港股優勢成立於2021年1月,在前幾年權益市場單邊調整的情況下,該基金單位凈值一度跌至0.7元以下。今年以來,該基金憑藉對港股醫藥、黃金板塊的重倉,單位凈值在二季度重回水位線以上,實現了正收益。但同時可以看到,二季度該基金份額由64.34億份大幅降至49.44億份,持有人凈贖回近15億份,為該基金成立以來單季度最高水平。

  成立於2021年6月的鵬華創新升級由醫藥基金經理金笑非管理,搭乘今年創新藥行情的東風,該基金在二季度正式實現收益回“正”,單位凈值不僅回到了水位線以上,並且繼續向好,最新單位凈值為1.41元。然而二季度該産品的份額規模幾乎減半,由5.8億份降至3.07億份。

  同樣是擁抱創新藥行情,匯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今年以來的凈值接近翻倍,但也擺脫不了收益回“正”後被贖回的命運。今年二季度,該基金的單位凈值站穩在水位線上,目前單位凈值已經來到了1.67元。然而該基金二季度凈贖回近3億份,贖回比例超35%,二季度末的基金份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5.46億份。

  華創證券策略團隊統計,當前凈贖回壓力顯著的基金持倉集中於新能源、白酒、醫藥等板塊,與2019年至2021年發行的“賽道基”較為吻合。對於主動偏股基金而言,若從此前持續虧損的狀態回到單位凈值1元以上後,基金贖回比例都會出現明顯提升,本質上是投資者因長期虧損記憶産生的“損失厭惡”心理。

 走出負循環

  雖然老産品收益回“正”後整體面臨贖回壓力,但在今年活躍的市場行情下,以新浮動費率基金為代表的主動權益新品募資端開始回暖。

  截至8月13日,今年以來成立的主動權益基金合計首發規模超600億元,其中20隻産品首發規模均超10億元,大成洞察優勢、華商致遠回報、東方紅核心價值、富國均衡投資等首發規模都在20億元左右。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統計發現,從資金端看,7月傳統費率的主動權益基金産品發行規模已回升至100億元左右,疊加近期新浮動費率産品帶來的貢獻,有望進一步帶動主動權益基金新發狀況改善。從負債端看,伴隨市場思路由反彈轉向反轉,主動權益基金以往的“上漲卻遭贖回”勢頭已經減弱。據測算,6月份的主動權益基金凈贖回已經降至121億元,較此前大幅收斂。

  隨着主動權益基金新發規模穩步回升、申贖維持穩定態勢,興業證券策略團隊認為,市場正在走出資金端與負債端的負循環低谷期。

  對於基金回本後的贖回資金,華創證券策略團隊認為,關鍵在於這部分贖回資金最終會流向何處。短期內大概率會以類現金資産形式存在,但從中長期來看,這部分資金本身風險偏好較高,疊加近年來類現金資産收益率大幅降低,股票資産的相對優勢正逐漸凸顯。

  在華創證券策略團隊看來,贖回資金大概率仍將流向金融資産,可能分為兩個資産類別:一是偏凈值化的公募、理財、股票、兩融等産品,流入的資金風險偏好相對較高;二是偏向非凈值化的保險類産品,流入的資金風險偏好略低,但通常來説周期更長。

【糾錯】 【責任編輯: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