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投資者的業務辦理逐漸向線上轉移,疊加降本增效目標的驅動,券商密集對旗下營業部、子公司等分支機構進行撤銷或合併,以優化資源配置。據統計,截至8月11日,年內券商已宣布撤銷87家分支機構。
持續優化網點布局
近日,國信證券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優化營業網點布局,公司決定撤銷吉林市解放大路證券營業部、牡丹江太平路證券營業部等12家營業部。這並非今年以來國信證券首次“大刀闊斧”裁撤分支機構,7月份,國信證券曾發布公告稱,決定撤銷大慶龍政路證券營業部等9家營業部。
今年以來,券商頻頻對旗下分支機構進行整合。據記者統計,截至8月11日,年內已有21家券商宣布撤銷旗下分支機構,涉及8家分公司和79家營業部。其中,國信證券撤銷分支機構數量最多,為21家;其次為方正證券,撤銷13家分支機構;東方證券的撤銷數量為8家,東吳證券、興業證券的撤銷數量均為5家,華福證券撤銷4家。對此,多家券商&&,裁撤分支機構的主要目的是優化網點布局,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推進運營提質增效。
“券商對線下分支機構進行整合、精簡,是節約經營成本、提升展業效率的要求,也是互聯網時代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盤古智庫(北京)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券商已告別過去依託營業網點快速擴張來推動業績增長的時代,當前,券商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結合實際情況,對利潤水平低、業務規模較小的線下網點進行撤銷,同時以更大力度推進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做好線上&&的獲客及留存工作。
推進經紀業務轉型升級
分支機構是券商開展經紀業務的重要載體,券商對分支機構的持續優化布局,與其經紀業務的轉型進程密不可分。
經紀業務是券商業務的基本盤之一。在今年市場走勢向好、交投活躍的背景下,券商經紀業務收入顯著提升,多家券商在上半年業績預告中提及,經紀業務收入提升是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浙商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嘉賡預計,上半年證券行業整體經紀業務凈收入同比增幅有望達40%。
當前,券商經紀業務的發展重心正從傳統的線下網點逐漸轉移至線上。多家券商明確&&,將把握互聯網展業機遇,大力開拓線上獲客渠道。例如,國信證券&&,在經紀業務獲客方面,公司堅持新增、存量兩手抓,將重點發揮互聯網&&作用,同時加大數字化運營方面的投入,以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國海證券則&&,公司將進一步推動網點向精品化、輕型化、智能化發展,鼓勵分支機構依託數字化&&,開展重點客群、特色業務的深度運營。
在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看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券商應加速完善數字化運營體系,重點提升線上獲客能力;同時,應推動分支機構從單純的銷售網點逐步向綜合的財富管理中心轉變,以更專業、更高效的買方投顧驅動模式留存並盤活客戶。
中信建投非銀金融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師趙然&&,未來,券商經紀業務將加速向“交易服務+財富管理+機構服務”多元模式轉型,頭部券商有望憑藉規模與資源優勢持續領跑,中小券商則可通過差異化策略(如區域深耕、科技賦能)尋求突圍,整體而言,數字化與買方投顧能力將成為券商經紀業務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