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進 演唱會帶來消費新生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2 09:16:25
來源:北京青年報

高歌猛進 演唱會帶來消費新生態

字體:

  在北京市這片充滿活力與機遇的文化産業沃土上,演藝經濟正蓬勃發展,讓北京構建了以演出為核心的文商旅多元融合的消費新生態。朝陽區不僅擁有諸如工體、鳥巢等演唱會“頂級”場地,也有live house、先鋒劇場以及草坪、河岸等更chill(指讓人放鬆身心、遠離喧囂)的演出場所。今年,打出“One Night in北京朝陽”口號的朝陽區計劃新增沉浸式演藝空間10家,引入頂級演出100場,打造演藝策展新高地。

福浪Live house活動現場,觀眾有序入場

  演出市場“小學生”如何成長

  “雖然已經辦過光良、陳小春演唱會以及主辦張北草原音樂節,但我們還是演出市場的小學生。”盛世非凡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演藝經紀公司。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從2017年的live house演出做起,8年時間,該公司已經主承辦過包括光良、范瑋琪、陳小春等藝人的演唱會,以及運營了2019年以來的張北草原音樂節和去年的曠野音樂節北京站演出。

  “在早期,我們面臨着品牌知名度低、資源有限、市場信任度不足等諸多問題。”盛世非凡商務及營銷負責人楊夢&&,“但是我們始終堅信,優質的內容是文化傳播的基石。因此,我們不惜投入大量資源,精心策劃每一個項目,從創意構思到執行落地,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質量。”

  以張北草原音樂節為例,盛世非凡打破了傳統音樂節的固定模式,音樂節期間每天設定不同的主題,如今年的“致敬內地搖滾40周年”“青春不折舊”“撒野正當時”等。這種方式不僅能吸引不同音樂喜好的樂迷群體,也擴大了音樂節參與樂迷的年齡段,提升了觀演的集中度和體驗感。

  “我們也很關注樂迷的反饋,希望能讓體驗感更上一層樓。”楊夢&&,此前有樂迷反映場地內飲用水價格高,他們就開始在場地內提供免費飲用水,並盡量拉低場地內餐飲價格。衞生間數量也是不少音樂節備受詬病的一大問題,張北音樂節上不僅為樂迷提供男女分開的標準衞生間,還增加了場內衞生間的數量。

  正是這種從細節處優化服務,以滿足樂迷需求的做法,讓盛世非凡不論是承辦的演唱會、音樂節數量,還是相關演藝活動的贊助商都在明顯增加。“演出數量每年大概以50%的速度增長,現在張北音樂節的贊助商比之前翻了兩倍。”

  帶雙奧基因的音樂新地標

  正如盛世非凡從live house開始起步,對於很多初創演藝公司和剛剛小有名氣的歌手、樂隊來説,live house這種小規模卻離觀眾更近的場地,成了夢開始的地方。而在朝陽區有一家樂迷心中的live house“頂流”——福浪。

  下午5點,距離演出正式開場還有3個小時,但是福浪Live house外已經排起了等待入場的長龍。“沒有座位號,先到先選位置。”Live house作為一種與音樂節和演唱會截然不同的演出模式,近年來在國內逐漸興起。與大型音樂節和演唱會相比,Live house更加注重現場的互動性和觀眾的參與感。

  福浪Live house的誕生是奧運遺産再利用的典範。這裡曾是2022年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運行區,2008年也服務過夏奧會,可以説有着雙奧基因。因為地處獨立的商業園內,遠離居民區的同時,商業配套和交通都很便利,福浪的創始人、主理人黃新&&,“當時就覺得這裡做Live house挺合適,也是差異化經營,還能跟附近商戶形成聯動。”

  定下基調後,福浪從2022年9月開始建設,半年後就已開業。福浪在2023年取得朝陽區演藝新空間的榮譽,2024年福浪Live house成為北京市首批授牌的25家市級“演藝新空間”之一,成為行業內備受矚目的新星。

  走進福浪Live house,寬敞的空間、一流的音響,都是觀眾選擇這裡的理由。福浪擁有一大一小兩個演出廳,分別可容納1200人與500人,場地均為站立式觀演。觀眾區採用“前下挖、後增高”的創新設計,有效解決了現場視線遮擋問題,無論觀眾身處場館何處,都能擁有絕佳的觀演視角。

  福浪在社交媒體上擁有極高的話題度,小紅書上關於其筆記超過2萬篇,微博熱度常居全國Livehouse排行榜榜首。

  演出市場的火爆,讓福浪已經有了明年的場地邀約。在黃新看來,安全才是場地經營者的重中之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也有二樓,但是仍舊把演出場所定在一樓,為的就是避免安全風險。”黃新基本在每一場演出時都會來現場,關注各環節平穩運行與安全,既以“大方向把控者”的視角確保演出順利完成,又通過“現場守護者”的角色將安全與體驗落地。

  開業以來,福浪國內合作過的藝人及樂隊近300個,涵蓋痛仰樂隊、逃跑計劃、盤尼西林樂隊及老狼、周雲蓬、張薔等知名音樂人;國外則有Arch Enemy樂隊、Lenka、toe樂隊等。2024年,福浪Live house共舉辦了超200場演出,吸引了大量音樂愛好者前來打卡觀演,成為北京音樂演出市場的一張名片。

  演出+消費打造文商旅融合

  “我們有演出時,旁邊的餐飲商戶都來打聽大概要幾點結束。他們好留工作人員,繼續做宵夜生意。”黃新&&,“不光是樂迷,也有演出團體,演完後都需要聚聚。有一次,我們就幫一家樂隊在旁邊餐廳訂了十桌,説是藉&演出也跟朋友聚聚。”

  Live house的人氣帶動了周邊商業再上一層樓。園區有餐飲公司早就找到黃新,打聽福浪未來會在何地開分店,“説是要先過去佔個地”。不光是餐飲,很多樂迷和外地樂隊也成了附近酒店的會員。一些品牌酒店還找上福浪,想要“聯動”起來,更好引流。

  這種“票根經濟”,也在更多演出中不斷嘗試。“盛世非凡也在懷柔音樂節上嘗試過。”楊夢&&,通過與懷柔萬達等周邊商家合作,推出憑票根享受優惠的活動,將演藝産業與周邊消費緊密結合起來。

  “我們在外地還開了面館,讓大家看完演唱會後還能有地方聚聚、聊聊天,繼續看演出的興奮勁兒。另外,我們也有計劃將這個面館引進北京。”楊夢&&,演唱會的“票根經濟”以及延續演唱會消費的方式,他們都有一些想法,也在積極與主管部門溝通,以能擴大消費的廣度。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作為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重要承載地,近年來,朝陽區充分發揮文化旅游擴消費、促增長、惠民生的作用,探索“文旅+”新模式。

  數據顯示,2024年,朝陽區實現旅游收入1545.4億元,同比增長16%,佔全市旅游總收入的23%,全市排名第一;全年累計舉辦售票營業性演出約2.2萬場,服務觀眾491.8萬人次,實現票房收入18.98億元,與2023年相比,場次、觀眾、票房分別增長17.3%、40.7%、147.2%。

  朝陽區聚焦“文化賦能、消費升級、産業協同”,實施建設世界知名旅游城市行動,力爭2025年旅游收入突破1600億元、接待游客1億人次。在演藝方面,朝陽區將實施打造演藝策展新高地行動,新增沉浸式演藝空間10家,引入頂級演出100場。

  文/北京青年報 記者 張鑫 實習生 付嬈

  攝影/北京青年報 記者 李娜

  統籌/余美英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