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體融合賦能縣域體育事業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1 17:24:44
來源:新華網

文旅體融合賦能縣域體育事業發展

字體:

  文旅體融合賦能縣域體育事業發展

  ——以廣西武宣為例

  近年來,文旅體融合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濃厚的文化底蘊,以“文旅體融合”為主要抓手,通過政策引領、資源整合、賽事驅動、産業聯動,探索出一條縣域文旅體事業創新發展的新道路。其經驗不僅為國家的鄉村振興注入新的視角和活力,還給其他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鮮活的參考樣本。

  政策引領與資源賦能:融合創新發展的雙基石

  國家戰略目標與地方政策的雙疊加。文旅體融合發展順應了國家戰略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雙重需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均強調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意義,倡導以資源深度整合為核心路徑,孵化出具有時代發展趨勢、富有蓬勃生命力的新業態,為體育事業及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武宣縣委、縣政府以此為契機,以國家政策為導向,緊扣廣西“西江生態帶”戰略,以創建“全域旅游示範區”“體育強縣”為戰略目標,力爭把武宣打造成“産業新城、生態水城、幸福宣城”。為實現此戰略目標,武宣縣委、縣政府於2022年頒佈了《武宣縣體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推動文旅體融合,以“一江一湖”(黔江和七星湖)為核心,形成武宣全域文旅體事業發展的新格局。截至目前,通過對資源的有效整合,武宣縣已累計投入60多億資金,用於完善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包括環繞黔江的健身跑道、騎行綠道等,實現“十分鐘健身圈”全覆蓋,實現”處處是運動、處處是文化、處處是風景”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此外,政府每年安排5000萬元的專項旅游發展資金,並&&了社會資本參與的系列政策,充分保障了武宣縣文旅體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的雙賦能。武宣,依託“綠水仙城”的自然生態底色,擁有黔江、大滕峽、七星湖、百崖大峽谷、八仙天池等眾多渾然天成的水域資源和自然風光,為各種水上運動、騎行和生態旅游提供了天然的資源支撐。同時,武宣縣城內有明清、民國時期的大大小小莊園二十多個,這種形成一定規模的的莊園建築群在廣西,甚至是全國都較為罕見,近年來已經逐漸成為武宣的旅游熱點。這些都為武宣體育賽事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外來參賽者、旅游者們在充分感受武宣這座“青年之城、活力之城、運動之城”的同時,能深刻體會武宣的文化魅力。

  賽事驅動:構建産業生態新支點

  以賽事為引擎,點燃“體育+文化+旅游”融合新引擎。近年來,通過對縣域資源的挖掘,武宣已經成功實現“以賽促旅,賽中融文”的發展目標。七星湖體育綜合體作為武宣縣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核心項目,總投資超過4.7億元,分兩期建成。一期自建成以來,已多次承辦大型皮划艇、賽艇等水上項目,包括國際尾波划水邀請賽、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皮划艇賽等。二期規劃除了新增的索道划水、尾波沖浪等水上項目外,還包括酒店、商業區、休閒度假等項目,打造“國際級水上運動項目”“國民休閒娛樂中心”。此外,武宣還多次成功舉辦了馬拉松賽事和打鐵花等非遺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選手及游客參與。

  體教融合:賦能人才培育,厚植群眾體育根基。以“廣西體教融合示範縣”為契機,武宣在全縣範圍內構建了“社會+學校+體校”的三級體育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積極實施、推進的“三百”工程,在全縣25所中小學設立體育訓練網點,極大提高了中小學生、教師及家長對體育運動項目的關注度;通過實施“雙教練”制,為自治區乃至國家輸送體育人才,孕育出全運會冠軍郭思雅;通過引進專業教練團隊,開設皮划艇、賽艇等專業課程,為民眾普及了水上運動的知識。目前,武宣已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體育服務體系,體育場1845個,人均體育場面積達2.7平分米,遠超於全國平均水平,形成全民運動、個個健康的格局。

  産業聯動:從單一賽事到複合型經濟圈

  文化IP與生態資源共融。武宣縣以七星湖體育綜合體為核心,以“中國十大皮划艇金牌畫廊”為定位,規劃打造“奧林匹克水上運動特色小鎮”。通過賽事作為流量入口,利用八仙天池、百年古莊園、桂中第一支部等旅游景區,積極推出“紅色記憶”“莊園文化”等主題線路,充分打造賽事、文化資源及生態資源的互融共生。其中,武宣縣東鄉鎮下蓮塘村以劉炳宇莊園為核心,每年舉辦金葵花節,期間推出各種文旅體融合的主題項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游客。

  電商助力,構建線上線下結合雙模式。以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為強勁引擎,吸引眾多博主、電商與游客踴躍投身傳播熱潮。借助各大網絡&&,對武宣的賽事與活動展開全方位直播,每一幀畫面都如同一束聚光燈,將武宣的獨特魅力精準投射到大眾視野之中。與此同時,武宣縣相關部門深度挖掘本地非遺寶藏,精心推出紅糟酸、三里魚圓、腐竹、東鄉米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産品,通過小紅書、抖音等熱門 App,以短視頻推送與直播帶貨的形式搭建起特色産品、參賽選手、游客及線上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橋梁,極大拓寬了銷路,産品成交量節節攀升,武宣 “綠水仙城” 的品牌知名度也如振翅高飛的鯤鵬,成為備受矚目的地域名片。

  武宣縣的探索證明,縣域體育事業的振興需以文旅體融合為紐帶,回應群眾需求。其文旅體融合發展模式,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更以“武宣樣本”為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實踐智慧。未來,隨着政策與市場的持續協同,文旅體融合必將成為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引擎。(作者:何建鵬,廣西科技師範學院)

  基金項目:2023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文旅融合視域下廣西武宣莊園民俗文化研究》(編號:2023KY0865)

  

  

【糾錯】 【責任編輯:趙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