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富》雜誌撰文:馬雲三個字重新定義“競爭”劇透商業成功關鍵
2017-12-27 11:20 來源: 參考消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一個企業在它所處的行業內孤立發展、遠觀競爭者並試圖從雇傭、生産、擴張等各個方面超越競爭對手的時代,已經遠去了。”——正如馬雲所説,“我們做生意,不僅僅是賦能自己,它更關乎到我們能給人類文明留下什麼遺産的問題。”

  12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刊發了羅德公司CEO凱西·布盧姆加登(Kathy Bloomgarden)署名評論文章《關於商業成功的關鍵,馬雲告訴我們什麼?》。文章認為,馬雲本月初在“財富2017全球論壇”的講話,重新定義了“競爭”二字的含義,同時讓她看到,商業發展過程中的“包容性”尤為關鍵。

  12月6日,馬雲在廣州“財富2017全球論壇”專場對話中指出,阿里巴巴的發展不是“征服”,而是致力“服務於中國和世界”,並賦能其他企業。

  同時,馬雲也在對話中表達出對競爭對手的尊重。在被問及如何看待騰訊公司時,馬雲&&,騰訊是一個偉大的企業,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能夠靠創新發展,騰訊的技術也與眾不同,“令人敬佩,我會和他們競爭,但我們不恨他們,而是要尊重競爭對手”。

  布盧姆加登發表在《財富》雜誌上的文章對此理念表達高度認同。“我們對待競爭者的‘包容’,不僅僅是從他們身上學習,同時要創造機遇和競爭者達成合作,使消費者(和整個世界)受惠。”同時,她提出,這種“包容性”還意味着企業和客戶之間的包容。“我們要創造一種雙向對話機制,賦能於客戶,讓他們也成為問題整體解決路徑的一部分。”

  她舉例説,馬雲關於人與技術、人與人共存的觀點,就是包容性心態的體現。在財富論壇舉行期間,馬雲曾説,“我們做生意,不僅僅是賦能自己,它更關乎到我們能給人類文明留下什麼遺産的問題。”

  面對新技術的發展,馬雲&&,新興技術對於人類來説利大於弊,“阿里巴巴希望幫助中小企業,打通他們進入市場的通道。通過雲計算和電子商務&&等新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任何企業都不應該懼怕新技術,而是要積極擁抱技術、適應變化,一刻不停地學習新模式”。

  布盧姆加登對此點評稱,當下做生意想要取得成功,每一家公司都必須把那些能夠連接人們、創意和機遇的方方面面統籌起來。“換句話説,在今天的商場上想要取得成功,絕對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能夠把多元化的領導力、勞動力加以整合,推動並鼓勵各式各樣的好點子,驅動着企業本身找到一個全新的發展路徑。”

  事實上,“包容性”思維一直是馬雲的重要標籤,也是他對未來商業最重要的判斷之一。在此次財富全球論壇上,馬雲再次提出“讓全球化更包容”,引發不少共鳴和討論。馬雲認為,沒有任何因素能阻擋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但是全球化必須加以改進。“過去,全球化只讓少部分人受益,如何讓全球化更包容,更支持年輕人、發展中國家和小企業將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要實現這一點,就要發揮技術的作用。”

  布盧姆加登期待在新的一年達沃斯會議上,這種包容性的思維將繼續得到討論,並在領導力和商業戰略上發揮作用。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夏 宋家慧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76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