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晉”行時丨尋訪紅色印記 見證老區新變

在百團大戰紀念館,重溫那段氣吞山河的紅色歷史;走訪楓子嶺戰鬥親歷者,追憶捨生忘死保護村民的愛民模範馬定夫;深入晉綏抗日根據地,記錄特色産業發展的振興實踐……7月14日至20日,新華社記者尋訪紅色印記,回望盪氣迴腸的崢嶸歲月,見證老區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新華“晉”行時丨尋訪紅色印記 見證老區新變

在百團大戰紀念館,重溫那段氣吞山河的紅色歷史;走訪楓子嶺戰鬥親歷者,追憶捨生忘死保護村民的愛民模範馬定夫;深入晉綏抗日根據地,記錄特色産業發展的振興實踐……7月14日至20日,新華社記者尋訪紅色印記,回望盪氣迴腸的崢嶸歲月,見證老區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編輯:王浩慶

  山河印記·紀念館裏的回望|走進百團大戰紀念館:氣吞山河的禦敵破襲

  1940年8月20日,為粉碎侵華日軍的“囚籠政策”、遏制國民黨頑固派的妥協投降逆流,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從1940年8月20日持續至1941年1月24日,分交通破襲戰、攻堅戰、反“掃蕩”作戰三個階段,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進攻戰役。(新華社記者鄧浩然)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17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網站。(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愛民模範馬定夫:決不能讓群眾受到鬼子傷害

  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原太谷縣)東南部的山頂有一個村子,原名楓子嶺村,為紀念在楓子嶺戰鬥中犧牲的馬定夫烈士,更名為馬定夫村。(新華社記者王勁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71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紅色熱土鋪展振興新篇

  晉綏抗日根據地,橫亙晉西北、晉西南和綏遠大青山三大區域的一片紅色熱土,曾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如今這裡已舊貌換新顏,散發着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新華社記者原勳、何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40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當越來越多人與AI建立親密關係後……

  十幾年前,電影《她》講述了設定在2025年的一段“人機戀”故事,男主西奧多與人工智能(AI)系統“薩曼莎”相知相戀。如今,隨着AI高速發展,電影中的故事正在現實中上演,越來越多人與AI建立親密關係。當AI可以提供更好的情緒價值,現實的親密關係和真實的人,又該何去何從?(新華社記者王怡靜)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70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新華視點|大同回應“環衛4小時翻8噸垃圾找兒童手錶”

  近日,“大同兩名環衛工人4小時翻8噸垃圾幫游客找回兒童手錶”一事引發網友熱議。當地相關部門對此做出回應。(新華社記者孫亮全 徐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76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博佔比最大,其次是短視頻。(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山西垣曲發生一起銅礦中毒事故 造成3人死亡

  記者16日從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委宣傳部獲悉,15日,垣曲縣五龍實業有限公司洛家河銅礦發生一起炮煙中毒事故,由井下爆破産生有毒有害氣體所致,造成3人死亡,救援工作已結束。事故原因調查和善後處置正在進行中。(新華社記者王皓)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97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自媒體號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app。(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往期欄目

新華“晉”行時丨尋訪紅色印記 見證老區新變

新華“晉”行時丨回望太行風雲 着墨今朝新篇

新華“晉”行時丨探訪黃土地上的“小巨人” 見證晉綏革命故土展新顏

新華“晉”行時丨記錄高溫下的堅守 感受山水間的清涼

新華“晉”行時丨下鄉村、進田野、訪石窟 書寫三晉大地的奮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