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陽城蠶桑文化系統入選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2021年11月28日 08:42:57 來源: 山西日報

  原標題:公布了 陽城蠶桑文化系統入選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單》。在入選的全國21項傳統農業系統名單中,陽城蠶桑文化系統入選,為我省唯一入選項目。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發掘認定,旨在充分展示和保護我國優秀農耕文化,探索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有效途徑,推動遺産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榮進步,帶動鄉村産業融合發展和全面振興。

  陽城蠶桑文化源遠流長,有史料記載的養蠶歷史可上溯到商周時期。世代傳承中,陽城人民根據地域特徵和氣候特點,創造出“地埂栽植”“出扦修剪”等獨特的蠶桑養殖方法,孕育出蠶謠、蠶諺、蠶事等眾多蠶桑習俗,誕生了大量與桑、蠶、絲相關的詩歌、繪畫、服飾、禮儀等文化成果,形成了一個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農耕文化體系。

  隨着蠶桑産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陽城蠶桑品牌優勢日益凸顯。“陽城蠶繭”“陽城桑葚”“陽城桑葉茶”先後被評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國家農産品區域標誌保護産品和山西農産品市級區域公用品牌。陽城縣先後榮膺山西省“一縣一業”蠶桑基地、國家蠶桑産業技術體系建設示範基地、全國“東桑西移”蠶桑基地和全國蠶桑標準化生産示範縣。

  近年來,陽城縣秉承蠶桑資源稟賦,按照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産業相結合,積極構建蠶桑全産業鏈發展模式,不斷推進蠶桑産業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等融合發展。如今,蠶桑養殖在陽城廣大農村全面開花,全縣蠶種飼養量達到7.6萬張,年産繭360萬公斤,繭絲綢及副産品加工創收2億多元,蠶桑綜合産值超過3億元。(王天曉 任張玲)

[編輯: 王俊玲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0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