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辦法總比困難多——山西災後重建走訪見聞

2021年11月28日 08:32:3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11月27日電題:辦法總比困難多——山西災後重建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劉翔霄

  新技術新材料投入使用、愛心企業“零利潤”施工、“鋪棉被”“木炭烘”確保施工質量和進度……寒冬時節,記者行走在山西災後重建一線,處處可見幹勁十足、眾志成城的場景。

  “速度很快,省心很多”

  介休市南橋頭村。正午的陽光透過大玻璃窗,照在新鋪的地板磚上,閃耀着潔白的光亮。修繕加固後的房子解除了險情,44歲的女主人安海英心情輕快不少,屋裏不時回蕩着她的笑聲。

  一個多月前,安海英還處於“見誰都想哭”的狀態。今年10月,山西發生持續強降雨,安海英家三間北房、一間東房受損嚴重,需要修繕加固。家裏三畝二分地也因災絕收,“白菜都沒剩一棵”。

  對於冬季修房,安海英和丈夫最初有顧慮:房子還有沒有辦法修,怎麼修?工程隊能不能請得起?

  正在兩人一籌莫展之際,駐村第一書記馬一民等人登門帶來了好消息:按照省裏“一戶一策”等相關要求,市裏統一組織協調,為受災戶提供設計、技術指導和監理等“一條龍”服務。施工預算5萬多元,省市財政補助4萬元。“鄉里還幫助找來了工程隊。”南橋頭村原黨支部書記陳孔瑞説。

  夫妻倆當即決定施工,在全村帶了頭。修房推進速度很快,10月底動工至今,僅剩少許收尾工作。

  安海英告訴記者,修房時政府還免費提供安裝了取暖設備,補助後取暖每度電收費0.28元。她覺得這個價格能承受,“不用生爐子弄煤掏灰,乾乾淨淨還省事”。

  “修房費用政府出了大頭,質量更是‘沒嘮叨’”

  63歲的馬招生是臨汾市安澤縣府城鎮鳳池村重建戶,家裏3孔磚窯受災坍塌,在處理積水時又摔斷了腿,災後他一度心急如焚。

  安澤縣採取的一系列重建措施,給馬招生吃了“定心丸”。縣裏第一時間明確了冬季施工技術要求和建房標準,在多方籌備的同時,還發動包鎮、包村幹部等相關人員到工地搬磚當小工,確保重建質量和進度。

  “只要溫度好,施工就能推進。越早施工,就越能保障質量。”府城鎮黨委書記翟海元從一家修路企業借來專業的“保溫棉被”。一個多月來,他天天關注天氣預報,調度全鎮施工力量,不分晝夜地往工地跑。

  馬招生向記者講述了建房情況:新房面積48平方米,總造價5.3萬元,其中省市財政補助4萬元,個人自付1.3萬元;建房時屋頂蓋上了“保溫棉被”、窗戶用塑料布蒙着,整個房子被“包”了起來防凍;施工期間,村委會還送來木炭,晚上在新房生火烘烤,足足烤了六七天……

  “過去建房是把石頭擺上打地基、外墻上直接抹灰,現在外墻加裝保溫板,用的是鋼筋構造柱、地圈梁、上圈梁,更加安全和抗震。窗戶也換成了隔熱性能更好的新材質。”眼見新房拔地而起,馬招生很是感慨,“修房費用政府出了大頭,質量更是‘沒嘮叨’。”

  河南籍的施工方負責人馮青生常年住在鳳池村,這次是“零利潤”施工。人們稱讚他的為人和技術,他靦腆地笑笑説:“價格不能高,質量必須好。”

  不遠處,71歲的馬永昌住了50年的窯洞因災坍塌,也被60平方米的“小飄窗式”重建房取而代之。老人説,重建時政府組織人力將窯后土坡重新修整,不容易再出現山體滑坡。

  活了66歲,第一次知道這樣“建房”

  66歲的重建戶周長其家住臨汾市翼城縣王莊鎮辛安村。重建啟動時,縣住建局有人提議可以採用裝配式住房,他覺得挺新穎,先期做了一些了解。

  11月5日,村幹部畢居強開着小皮卡,拉着周長其等人,跑到一家裝配式住房生産企業實地考察。

  “去了一看就相中了!”周長其説,這種方式入住最快,“組合”起來就能住人,不用烘乾,還抗震。他算了一筆賬:裸房造價每平方米550元,達到入住條件每平方米造價950元,兩間房49平方米總造價4.65萬元,除了省市補助,縣裏還有二次補助,“這價格咱能承受”。

  經過多方了解,周長其下定決心,就住這種“現代化”的家。他把房屋尺寸提供給了生産企業,當天這事就拍了板。

  那邊生産房子,這邊開始打地基。“新家”運抵當天,很多人都來看稀罕,周長其自己也興奮地拍視頻發上了社交平台。記者到訪前一天,新房房頂已經上好了瓦,再過幾天周長其就能搬進新家了。(完)

[編輯: 蒲思靜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