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山西運城:精準抓“要害” 破解“果周期”

2021年10月15日 16:19:5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10月15日電題:山西運城:精準抓“要害” 破解“果周期”

  新華社記者王飛航

  156萬畝果園、年産值近百億元、果農人均年收入突破1萬元……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區域化的栽植規模,讓蘋果成為山西省運城市農民致富的“金名片”。然而受需求、産量等因素影響,蘋果價格也呈現周期性波動,俗稱“果周期”。

  為了走出豐産難豐收的“果周期”困局,運城市近年來對症下藥精準調控,通過提升品質、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等手段,做大做強鄉村特色産業,走出一條品牌引領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讓農民群眾得實惠。

  從“果賤傷農”到“質美價優”

  金秋時節,走進位於運城市臨猗縣北景鄉的一處果園,只見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今年蘋果長勢不錯,每畝果園能産4000多斤優質果。”果農王社民説。

  “山西運城,處於北緯35°的黃土高原區,土層厚、光照足、海拔高、溫差大,是公認的蘋果‘黃金生産帶’。”説到運城蘋果的區位優勢,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主任潘建祖如數家珍。

  好地未必能長出好蘋果。長期以來由於果農管理粗放、技術落後,影響蘋果品質,曾經有一年3毛錢一斤都沒賣出去。果業突圍,必須提檔升級。

  果園間伐,一場“果樹革命”拉開帷幕。臨猗縣上豆氏村果農吳中定説,他的果園從每畝80多棵果樹不斷間伐,一直降到20多棵,8米行距、株距,果園透了氣,本該進入“暮年”的果樹又煥發青春,産量翻番。

  別人的蘋果論斤賣,一斤兩三元,而吳中定的蘋果論個賣,一個就能賣10元。“我的果園施有機肥,不打化學農藥,果園有機質含量達1.8%以上。這樣種出來的蘋果着色更紅,含糖更高,不少客戶慕名而來。”吳中定説。

  從“單打獨鬥”到“抱團取暖”

  “過去每到運城蘋果收穫的時候,很多外地客商帶着印有各類蘋果品牌的包裝箱進駐村裏,就地打包裝箱,向外發貨。”王社民説,“汗我們出了,錢卻讓中間商賺去了!”

  有了好産品,還要打造好品牌。為了讓運城蘋果的種植優勢變為市場優勢?運城市專門發布了“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結束長期以來品牌雜亂、各自為戰的歷史。

  此外,運城市還制定了相關生産標準。“從蘋果開花到下樹採摘,一個蘋果要經過疏花、疏果、套袋、脫袋、轉果等12道工序,每一個蘋果在果農的眼裏就好似襁褓中的嬰兒,生長全程享受的是保姆式服務。”潘建祖説。

  王社民告訴記者,現在果農們按照果業部門制定的標準管理,長出來的蘋果又大又紅,每斤收購價達到三四元錢,1畝果園輕輕鬆鬆收入1萬元以上。

  運城市副市長董旭光説:“通過‘運城蘋果’這一區域公用品牌統領,變‘單打獨鬥’為‘抱團取暖’, 實現從‘賣産品’到‘賣品牌’的質變,帶動全市果業提檔升級,助力果農增收致富。”

  從“養在深閨”到“香飄海外”

  記者採訪發現,受需求變化、産量因素、國家政策等影響,蘋果的價格呈現周期性波動情況。近幾年來,由於我國蘋果總體供大於求的狀況,“果賤傷農”時有發生。

  連日來,在臨猗縣卓逸村果業大戶王萬保的萬保果品合作社,一排排色澤光亮的蘋果經過傳送帶,被分裝到不同的籃子裏。一旁幾個工人圍在一起,套袋、裝箱,運輸車出出進進忙個不停。

  “這些蘋果是發往迪拜的。”王萬保説,“現在我們合作社的水果銷售到阿聯酋、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價格要比國內高,一畝果園能多收入近2000元。”

  近年來,在政府支持引導下,運城市華榮果業、金順源果業等一批專業的本土水果出口商貿公司孕育而生。目前運城蘋果已出口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借力國際市場,倒逼運城市蘋果生産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使蘋果出口生産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

  百棵蘋果樹,能富一農戶。2020年運城市果農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蘋果産業已成為帶領運城農民致富增收的“金名片”,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動力。(完)

[編輯: 楊曉飛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6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