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碼魔都·民生訪談|以安全環境之“善”促營商環境之“優”——應急管理局局長談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2023年04月25日 16:02:0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4月25日電(記者有之炘)安全無小事,關係你我他。上海今年以來的安全形勢如何?上海即將迎來的高溫天氣可能會帶來哪些季節性風險?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25日做客“2023民生訪談”,就人們所關心的城市運行安全、生産安全、自然災害防範應對等話題一一解答,解碼這座擁有2500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以安全環境之“善”,促營商環境之“優”。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25日做客“2023民生訪談”)

  安全生産形勢較為嚴峻,如何找“病根”開“藥方”?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今年一季度以來,上海的安全生産形勢怎樣?消防安全形勢又怎麼樣?

  馬堅泓介紹,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共發生各類事故91起、死亡93人,同比分別上升8.3%和3.3%。其中,工礦商貿領域46起、死亡48人,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有所上升,安全生産形勢比較嚴峻,尤其是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方面的事故上升勢頭明顯,應急處置不當導致後果擴大的趨勢也值得關注。

  與此同時,隨着商業展演、會議論壇、體育賽事等人員聚集活動全面放開,城市火災風險隨之上升。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共發生火災5013起,亡32人,傷8人,直接財産損失3869.54萬元,火災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財産損失均高於去年。具體來看,一季度火災情況呈現以下三個特徵:一是居民火災依然多發,二是廠房倉庫、建設工地等火災有明顯上升趨勢,三是室外場所火災有所攀升。

  近期,一些地方接連發生火災等安全事故,特別是北京豐&長峰醫院火災、浙江金華企業廠房火災事故,給全國各地敲響了警鐘。

  馬堅泓&&,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正聯合衛健委、民政局、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消防安全專項檢查行動,重點檢查醫院、養老機構的消防設施設備、用電用氣用火、食堂餐飲場所等區域的安全問題。“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應急預案和演練,關鍵是管用實用,遇到大事情,人要出得來。”馬堅泓説,“還要加強夜間巡查和值班值守。”

  下一步,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將會同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聚焦各區高層建築、地下建築、大型綜合體、石化企業、養老服務機構、幼兒教育場所、文物古建築、標誌性建築等重點高風險領域,加大對電動自行車、廠房倉庫、建築工地等領域專項督導治理,幫企業找出“病根”,開出“藥方”。

  經濟發展越到關鍵時候,安全生産越要響鼓重錘。“上海的經濟發展對安全環境的需求會更大,對安全水平的要求會更高。”馬堅泓相信,通過凝聚各方共識、團結各方力量、匯集各方智慧,必將能夠以安全環境之“善”,促營商環境之“優”,助推上海的安全生産工作再上新&階。

  夏季極端天氣增多,如何繃緊安全弦?

  進入二季度,氣溫逐步上升,上海還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梅雨季節。從歷史數據來看,梅雨季節期間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會比較多,對危化品企業設施設備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對此,上海市應急部門有哪些工作安排?

  “初步分析,上海今年汛期雨量略多、高溫偏多、強對流天氣偏多、影響的颱風正常略多,期間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會比較多,容易對化工裝置運行、危險化學品儲存産生不利影響。”馬堅泓警示,“從根據過往歷史來看,梅雨季節結束後的七月和八月是化工重特大事故高發時段,需要企業繃緊安全弦,時刻保持加強管理的狀態。”

  馬堅泓介紹,近期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會同市水務、住建、交通等9個部門,研究提出21項具體措施,並通過召開會議、發布安全警示建議、督查抽查檢查等方式,把相關要求傳達部署到街鎮、到單位、到項目,督促企業把責任和規範放在突出位置,督促企業聚焦易發事故的作業場景、易責任脫節的作業環節、易導致群死群傷的作業風險,強化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

  “隨着可能增多的極端惡劣天氣,應急管理部門將會在一些薄弱環節加大防範方面的投入。在防汛防颱風方面,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提前從應急預案、物資儲備、搶險隊伍等方面做好防汛防颱風的各項準備。”馬堅泓説,“寧可十防九空,不能麻痹大意。”

  馬堅泓還介紹,在信息發布方面,為呼應廣大市民的關切,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會同相關部門修訂了《上海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在發布內容上做到更豐富、更精準、更細緻,在發布渠道上做進一步整合與優化,並進一步規範了預警信息發布後的響應、解除、調整程序。

  優化營商環境,上海應急管理系統有何作為和打算?

  為助力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上海各部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護,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便利企業群眾生産生活,不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在此次民生訪談中,“優化營商環境”成了馬堅泓口中的“熱詞”。在優化營商環境,在推進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上,上海應急管理系統有哪些經驗、做法和計劃?

  馬堅泓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方便企業,優化營商環境,從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開始試行“市場主體以專用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記錄證明”的工作,安全生産領域是首批實施的23個領域之一。凡是2020年以來,因安全生産違法行為或因發生生産安全事故受到處罰的信息,都能在“信用中國(上海)”&&上統一查詢,企業能根據查詢結果在這個&&上形成專用信用報告。

  在馬堅泓看來,一方面,讓優秀合規的企業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更好發展,另一方面,讓在安全生産上違法違規的企業受到市場法則的懲戒。“要保證整個環境的安全,才能創造出整個營商環境的優化。”

  另一個有利於營商環境優化的重磅調整是今年上海針對夏季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政策將推出新舉措。

  危化品道路運輸夏季禁運始於2006年,當時的《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中規定“6月15日至10月15日,禁止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進行易燃易爆等危險化學品的道路運輸”。隨着近年來上海市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取消上海夏季禁運管控措施的呼聲愈發強烈。馬堅泓透露,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正在上海市司法局的指導下,加快推動《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的修改,取消上海市現行的夏季禁運管控措施。

  這主要基於三個方面考量:一是安全條件已發生變化。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監管中,無論是運輸車輛的安全設施設備,還是交通部門對於運輸車輛的管理能力有了較大提升,繼續實施現行的禁止通行措施已不符合實際情況;二是出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考慮。上海危險化學品生産、經營企業眾多,上海港又是全國最大的危險化學品進出口口岸,夏季長時段禁運雖然一定程度提高了安全,但會對企業的經營帶來影響;三是要滿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求。由於蘇浙皖等地區與上海禁行時間有明顯差異,導致企業跨省運輸時可操作的時間較短,容易在夏季造成部分道路的擁堵,對周邊省市也帶來了影響,因此有必要將三省一市的限行時間統一。

  馬堅泓&&,在禁運措施取消後,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將和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公安局一起,進一步加強對夏季期間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環節的管控,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實現對運輸車輛、駕駛員、裝卸貨環節等方面的有效監督管理,繼續保證上海市危化品運輸環節的安全。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1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