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碼魔都·民生訪談|住建委主任一席談:我們怎樣做好“施工隊長”?

2023年04月12日 08:59:2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4月12日電(記者鄭鈞天)“用優質的供給服務人民,下大力氣改善市民的居住、出行、城市環境,解決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生活難題。”上海市住建委主任胡廣傑11日做客“2023民生訪談”時&&,將通過保基本、提品質、出效能,奮力譜寫“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努力把上海變成人民宜居安居的幸福家園。

  圖説:上海市住建委主任胡廣傑4月11日做客“2023民生訪談”

  胡廣傑説,住建委近期擬好的上海城市更新行動方案包括“六大行動,五大空間”。“六大行動”包括:綜合區域整體煥新,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公共空間設施優化,歷史風貌魅力重塑,産業園區提質增效,商業商務活力再造。“六大行動”創造“五大空間”:營造可閱讀的建築空間,打造可親近的濱水空間,構建可漫步的街道空間,塑造可休憩的歷史空間,形成集約高效的地下空間。

  保基本:“兩舊一村”有了時間表

  黃浦區夢花街,曾經濃縮着鮮活的上海市井生活,不少市民對這裡懷着深深情愫。然而,老去的夢花街上,居民的生活環境極其惡劣,房屋、道路等各種公建配套亟需改造升級。

  如今,夢花街已開啟零星舊改工作。“開展這一工作的背後原因就是為了實現老百姓改善住房的殷切期盼。”黃浦區老西門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這裡的房屋絕大多數都是二級舊裏以下,建造年代久遠,房屋結構老化,戶均面積狹小、約10平方米,沒有獨立廚衛等設施。

  胡廣傑説,夢花街片區有3400多戶人家,隨着時間推移,家裏內部矛盾隨着一代代人口的增加,不斷累積。夢花街地區舊改之後,會迎來新生,原來的土地將完善居民生活配套設施,如助餐點、食堂、學校、社區衞生中心等。

  夢花街只是上海零星舊改的小縮影。截至去年年底,上海二級舊裏尚余38萬平方米、1.3萬戶居民,今年計劃徵收12萬平方米。

  胡廣傑認為,零星舊改和成片舊改相比,難度更大。“很多零星舊改帶有公益性,由於居民戶數較少,群眾工作難度更高。比如,在成片舊改過程中,弄堂裏200戶人家,199戶搬了、剩下1家不同意搬,那麼199戶都會來做工作。零星舊改就幾戶人家,如有一戶不同意就達不到生效比例。群眾工作的難度成倍增加。”

  零星舊改後,地塊較小無法形成規模出讓回收動遷成本,原有地塊用做公共服務設施還需要政府再投資。因此,從經濟角度看,零星舊改可以説是一筆“賠本買賣”。胡廣傑認為,要從城市長遠發展的角度,算大賬、算民生賬、算發展賬、算城市大環境的賬,而不是算靜態的經濟賬。“拓寬融資渠道也是很難的,數千戶居民的動遷補償款總計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單純依靠財政資金難以為繼。向銀行貸款或發債,也均需要有回收機制,因此我們通過捆綁打包地塊的形式,盡量實現總體資金平衡。”

  舊住房成套改造的任務也十分迫切。胡廣傑説,小梁薄板房屋目前危險性較高,但改造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一棟房子30戶,1戶不走,房子就拆不掉,所以需要大家將心比心共同解決問題。”

  圖説:拼板照片是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彭三小區五期新建成的居民樓(左)和改造前的彭三小區五期居民樓(右)(靜安區新聞辦供圖)。

  談及城中村改造,胡廣傑&&,這一被遺忘的角落,亟待通過城市更新提升空間品質,改善當前糟糕的環境。“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待改造的城中村點位數為679個,大概涉及居民戶數10.7萬戶。”

  胡廣傑透露,兩舊一村改造推進將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底,中心城區的零星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小梁薄板房屋基本完成,中心城區周邊城中村項目全面啟動。第二步,到2027年底,小梁薄板房屋和周邊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完成,不成套職工住宅加快推進,五個新城中重點城區城中村改造規模化推進。第三步,到2032年,不成套職工住宅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

  提品質:一江一河持續“上新”

  去年年底,蘇州河水上岸線開通,將兩岸的景觀串聯起來,歷史感和現代感完美融合,為公眾提供了近距離感受蘇州河的絕美體驗。

  圖説:蘇州河旅游觀光船航行在蘇州河水域。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一江一河的貫通和沿岸地區的更新改造,是上海市民群眾對品質生活嚮往的生動體現。接下來,一江一河的更新項目還將實現哪些突破?

  胡廣傑用20個字整體概括了一江一河未來的更新方向:處處皆可行,所見皆風景,江河有溫度,水岸添活力。

  處處皆可行,即45公里黃浦江不但要在幹流岸線實現延伸,在主要支流的岸線上也要實現延伸,達到處處皆可行。

  所見皆風景,即上海將不斷打造新亮點,挖掘岸上的新資源。目前已挖掘的“打卡點”包括:靜安區的蘇河灣萬象城,長寧區的中山公園和蘇州河華政段,普陀區的“半馬蘇河公園”,虹口區的蘇州河口景觀平台等。

  江河有溫度,即一江一河沿岸要持續完善配套設施,體現城市溫度,讓市民游客能在岸邊歇歇腳、喝口水、上廁所、看書休憩,有地方坐、有地方聊。胡廣傑説,目前黃浦江兩岸有50多處休息驛站,蘇州河兩岸有30多處,如浦東有“望江驛”,徐匯有“水岸匯”,均已形成品牌效應。

  水岸添活力,即培育更多濱水文旅體結合的活力新熱點。胡廣傑透露,一江一河今年已排大型體育賽事12項,做到“月月有精彩”;各個區則是“周周有活動”,如普陀區的“半馬蘇河公園”裏全年活動已基本排滿。

  一江一河兩岸的優秀歷史建築也在不斷進行維護和更新,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打卡點”。針對優秀歷史建築的更新,胡廣傑&&今年將重點實施歷史風貌的魅力重塑行動。“我們不僅要實現民生類更新、公益類更新,更要讓歷史風貌在更新中煥發新活力。”

  “我們將把一江一河沿岸的資源進一步串聯,如結合岸上的蝴蝶灣綠地、蘇河灣綠地等‘打卡點’,增加停靠站,讓市民游客上得去、玩得好。”胡廣傑説。

  出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重大工程建設

  住建委既是民生保障部門,也是經濟發展部門,作為房地産業和建築業的行業主管部門,承擔着推進重大工程的重任。

  胡廣傑説,今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安排了191個正式項目、48個預備項目,其中新開工項目15個,基本要建成的項目有26個,全年計劃投資額2150億元。目前,各項目均按照預期目標推進。“今年在建項目計劃建成項目數為176個,是近幾年來最高的。2150億元投資額,也創出近年來的新高。”

  “民生保障和經濟發展是連在一起的,密不可分。”在胡廣傑看來,房地産業和建築業用工量大、涉及從業人員多,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去年上海建築業生産增加值達到743億元,在GDP中佔1.7%。截至目前,上海在建的建築工地達到2919個,在場人數超過52萬。”

  房地産行業則是國家的支柱産業,上下游産業鏈長,每年在上海固定資産投資中的佔比均超50%。“上海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胡廣傑&&,住建委將密切關注全國房地産市場運行的總體趨勢變化,落實好國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日常監測分析,深化房地聯動和住房金融聯動,同時加強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場的聯動,增強市場信心、穩住市場預期,落實好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工作目標。

  圖説:上海市住建委主任胡廣傑4月11日做客“2023民生訪談”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上海近幾年來不斷優化建築行業的審批流程,推出一系列服務,如容缺受理、並聯審批、遠程開標、樁基先行等。“我們將持續優化工程建設領域的營商環境,助推經濟發展、載體建設,助力工程早開工、快施工、早投入、早投産、早達産。”胡廣傑説。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