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限定“綠胖子”搶鮮上市
吃罷元宵節的“白胖子”,春天裏的“綠胖子”又上線了。豆沙青糰、鹹蛋黃肉松青糰依然是青糰界的“中流砥柱”;黑松露菜肉青糰、鮑魚陳皮豬肉青糰等創意口味限時返場,一年只吃這一季……去年春天錯過的時令美食再次回歸,為上海市民帶來“舌尖上的春天”。
一口青糰嘗味春天
這兩天,在福州路上的杏花樓總店,點心師傅們已經開始製作青糰,平均每7秒鐘就有一隻“綠胖子”誕生。而在店門口,購買青糰的隊伍也排了起來,從各處趕來的市民説,去年春天錯過的味道,今年一定要補回來。
記者在店內看到,鹹蛋黃肉松、薺菜鮮肉、雞絲培根、黑椒牛肉等四種口味的現制現售青糰已擺上櫃面開始銷售。“青糰上市不久,目前排隊還不長。每天上午九十時和中午用餐時段,購買人氣比較旺。”杏花樓餐飲部經理汪夏萍説,有的市民一買就是20盒,帶回去和親朋好友分享。
除了現制現售的青糰,今年杏花樓還在零售渠道推出了三款組合包裝,既有豆沙和鹹蛋黃肉松兩種青糰“組團出道”,也有集齊四種口味的“一網打盡”。其中一款組合裝還是杏花樓與敦煌博物館的聯名款,外包裝融入了敦煌特色文化飛天舞女,躍然紙上如花綻放,讓傳統美食更添一份文化味。
“2021年,杏花樓青糰在全渠道的銷售額近8000萬元。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全行業都錯失青糰旺季。今年各行業都在加速復蘇,我們也要把青糰重新做大。”杏花樓副總經理智靜説,杏花樓正在醞釀“大招”,計劃在下月推出跨界合作的新款青糰。
創意青糰吃出新意
經典派青糰受到了“老粉絲”的歡迎,創新派青糰也收穫了年輕客群的青睞。
去年11月,上海德興館中華路店以全新形象回歸,黑松露菜肉青糰、鮑魚陳皮豬肉青糰作為“創新派”,僅在這裡“特供”消費者。
在附近工作的白領楊小姐一口氣買了十隻黑松露菜肉青糰、十隻鮑魚陳皮豬肉青糰,“去年嘗過都覺得很不錯,所以今年又特地來買了,這些都是給辦公室同事帶的,大家一起分一分”。
據廚師長介紹,黑松露菜肉青糰採用店內自製的黑松露醬,與薺菜肉餡混合均勻,這樣做出來的青糰能取兩者長處:既保留了薺菜肉青糰的口感,又增加了黑松露的濃郁香氣。而鮑魚陳皮豬肉青糰的餡芯選用肥瘦比例約為三比七的夾心肉糜製成,“主角”鮑魚則選用新鮮的大連鮑,與店內自製的鮑魚汁一起小火煨制足足4個小時後,吃口柔中帶韌。
“考慮到鮑魚和肉比較葷腥,所以還會加一點陳皮,增香解膩還開胃。”廚師長介紹,源自廣東新會的十年陳老陳皮要先製成原汁原味的陳皮汁,然後把陳皮汁與肉餡均勻攪拌,使肉餡充分吸收陳皮汁的味道,聞起來也帶有淡淡的陳皮香。
手工包制時,點心師傅會塞入一顆完整的小鮑魚,這樣顧客吃時就可以先聞陳皮香,看到完整的鮑魚,吃出鮑魚原汁原味的Q彈口感。這樣的青糰才叫色香味俱全。去年春季首次推出後,就受到新老顧客的歡迎。
“鹹黨”選擇多多,“甜黨”也有心頭好。南市喬家柵旗下年輕品牌“喬老爺”就主打艾草系列青糰,與眼下主流的以麥青汁製作青糰皮所不同的是,他們採用的是艾草製成的青汁,讓青糰外皮帶有淡淡草本味。艾草豆沙、艾草蓮蓉、艾草奶黃、艾草芝麻等甜味品種則給市民帶來更多選擇。(張鈺蕓 楊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