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53家企業受益,上海“政會銀企”合作機制再上新&階
新華網上海2月17日電(記者姚玉潔)服務40153家企業,獲得貸款支持超過1981億元,上海“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已成為護航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部署要求,推動“政會銀企”合作機制再上新&階,為民營企業“抓先機”“搶開局”提供更大支持、更優産品、更好服務,2月16日,上海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聯合舉辦上海民營經濟發展論壇,“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服務月”正式啟動。
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通説,“政會銀企”合作機制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更友好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開展的有益探索。要努力在參與度、受益面、質和量、協同性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要拓展金融功能、推動服務下沉,大力推送重點企業、形成服務閉環,不斷完善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金融環境,按照“市區聯動、各方協同,各展所長、統籌推進”的總體思路,完善長效機制。各相關部門要繼續齊心協力,乘勢而上,攜手構建合作“同心圓”,優化金融“生態圈”,擴大服務“覆蓋面”,推動“政會銀企”合作機制再上新&階,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貢獻。
上海市副市長解冬説,“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建立以來,有關各方齊心協力,為促進上海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重要任務。希望有關各方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奮力提振信心,積極營造金融全力服務民營經濟的良好環境;堅持需求導向,準確把握深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重點任務;注重工作實效,暢通民營企業融資精準對接渠道,切實提高上海民營企業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
上海市工商聯主席壽子琪説,市區工商聯將進一步發揮組織優勢,當好民營企業“娘家人”,拓展金融服務生態圈,提振民營經濟人士發展信心;商協會組織要進一步體現自身特長,當好“聯絡員”,促進銀企精準高效對接,助力金融賦能民營企業發展。
論壇上,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市財政局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有關部門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農商銀行、上海市安徽商會、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從“銀會企”三方面交流工作經驗,分享了機制對商會發展、企業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市工商聯與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光大銀行上海分行、民生銀行上海分行、網商銀行簽署協議,深化對接合作,提升服務能級;與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建立合作,國泰君安、太保産險上海總部也將在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降低企業交易風險等方面提供有力幫助。2023年,相關合作銀行將新增民營企業貸款2200億元,整體信貸規模將達到近2萬億元。
目前,上海“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已實現381家商協會、20家金融機構參與,16個區全覆蓋,並在基層商會建立236個綜合金融服務點;截至2022年底,共服務40153家企業,獲得貸款支持超過1981億元。
據悉,“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服務月”將打造“金融服務直通車”2.0版,集成在線服務渠道,推出“一站式”服務入口,開放全天候企業諮詢,匹配24小時內專人對接;通過在市級層面舉辦10場交流活動、在各區工商聯、基層商協會舉辦100場銀企對接,助力1000家創新企業獲得金融支持,梳理10000家“白名單”企業建立數據庫,切實賦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