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即開工,虹橋前灣將崛起長三角大健康産業
上海正大天晴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日前在虹橋前灣地區成功拿地,聚焦高端新藥前沿研究,將着力打造全球研發總部。該地塊也是繼兩周前先聲藥業地塊出讓後,閔行區華漕鎮迎來的第二塊用於生物醫藥産業用地的出讓成交。
此外,上海新虹橋國際眼視光眼科醫學中心春節後落地虹橋前灣,再加上雲南白藥、信達生物、威高國際、東軟醫療等企業研發中心,虹橋前灣新的醫療健康項目正在集聚,也預示着長三角大健康産業高地加速崛起。
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為區域發展帶來新引擎。華漕鎮相關負責人介紹:16個拿地項目累計註冊企業90戶,實現前置稅收近5億元,為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店小二”服務周到,3天時間完成相關文件批復
正大天晴是集藥品研發、生産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醫藥集團,也是國內著名的肝病、抗腫瘤藥物研發和生産的重要企業。作為其在上海設立的全資研發機構,正大天晴全球研發總部主要包括研發中心、總部辦公、員工宿舍和産業配套四部分。建成使用後,將吸引國內外高端技術人員、生物醫藥行業上下游企業向虹橋前灣地區聚集。
為保障正大天晴順利落戶,南虹橋集團、華漕鎮與正大天晴前期做了充分準備,項目建議書及規劃設計方案等各項手續順利通過市、區相關部門審批。
正加快建設的東軟上海科技中心項目,也得益於“店小二”的周到服務。他們在閔行相關部門配合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東軟控股董事長劉積仁透露,項目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開工相關文件的批復。“東軟到上海,是為人才而來,為虹橋區域的生態而來。在這裡,我們感受到了上海速度、虹橋速度、閔行速度。”
隨着上海新虹橋國際眼視光眼科醫學中心項目正式落戶華漕鎮,閔行區將與溫州醫科大學在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把更多實驗室、研究中心和重點項目引進到閔行,形成産、學、研、用互動融合新機制,為虹橋前灣提升生物醫藥産業能級創造更大動能。
上下游集聚,“上海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走出去”
生物醫藥是上海三大先導産業之一,也是閔行區加快發展的“4+4”重點産業之一。
其中,虹橋前灣板塊將重點建立以生物醫藥為特色的産業集群,依託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不斷創新發展生物醫藥全産業鏈,打響生物醫藥産業品牌。
如今,這一區域生物醫藥産業版圖中,不僅集聚了信達生物、威高集團、雲南白藥等多家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行業龍頭和頭部企業,也有生物醫藥冷鏈配送企業生生物流這樣的上下游企業,從醫療服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商業、醫藥冷鏈配送形成完整産業鏈,推動上下游集聚與合作,打造生物醫藥研發與健康醫療、人工智能與醫療器械融合發展的生物醫藥産業高地。
“上海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走出去。”威高集團負責人&&,“華漕鎮背靠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非常符合我們輻射國內外的要求。”
作為根植於華漕鎮的一家綜合性物流科技公司,生生物流去年實現了營收逆勢增長。今年企業還將加快在華漕設立生生物流總部研發基地以及創新藥物臨床供應鏈亞洲中心的進程。
華漕鎮在動遷騰地“收官戰”和重大産業項目建設“井噴期”的齊頭並進中,迎來了新一輪“華”美蛻變,推動前灣地區加速向着國際化未來之城“實景圖”轉變。
華漕鎮黨委書記周勝春&&,作為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兩個國家戰略的重要區域,華漕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謀篇布局,在前灣地區重點打造南虹橋生物醫藥研發總部,加速構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生物醫藥産業高地。
為讓“好項目”不缺“好土地”,華漕鎮明確要讓“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成為新優勢,以此促進新建項目快開工、在建項目快竣工。與此同時,華漕鎮還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出涵蓋教育、醫療、養老、人才、住房、就業等“華十條”惠企政策,為企業園區打造集生産、生態、生活相融的濱河活動空間,進一步激發産業活力、放大産業優勢、提升産業能級、實現經濟倍增。(祝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