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志》在滬發布
新華網上海11月14日電(史依靈)近日,上海市級專志《華東政法大學志》在上海發布。該學志編纂歷時6年,全志共181萬餘字,收錄卷首照268幅、正文隨文照127幅,詳細記述了學校1952年至2018年的變化和發展情況。
上海市級專志《華東政法大學志》在上海發布。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葉青介紹,校誌編纂工作自2015年11月啟動籌備至2021年12月校誌出版,歷時6年多。校誌全面真實記載了學校的歷史沿革、重大事件、主要成就和經驗教訓,總結揭示學校發展規律,凝練“逆境中崛起、憂患中奮進、輝煌中卓越”的華政精神。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校誌評議專家組組長莫負春&&,校誌是大學歷史延續、文化傳承和創新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而《華東政法大學志》是全體華政人的“精神家園”。希望華東政法大學繼續承擔起培養法治人才、創新法學理論、傳承法治文脈、弘揚法治精神的歷史重任和榮光,成為一所國際知名、國內領先,推動法治文明進步的一流政法大學。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認為,《華東政法大學志》不僅是對學校自身建設和發展過程的客觀再現,是共和國法治建設和法學高等教育的縮影,記錄着華政的歷史文脈,更是一部匯聚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各方面經驗成果、足以啟迪未來的百科全書。
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郭為祿&&,要將校誌開發利用與“四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開發各種形式的衍生精神文化産品,讓校誌裏面的文字活起來,走進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好、更有效地實現校誌的功能價值,助力學校為法學教育事業發展、法治中國建設提供華政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