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産業為上海外貿注入新動能
裝載着將近100個集裝箱特斯拉動力電池包的“達飛基米尼”貨船,從洋山港口離泊,向美國西海岸駛去。國軒高科動力能源生産的20余萬個鋰電子蓄電池運抵,“零延時”通關保障下,從外高橋港區出運遠征印度市場……
今年上半年,本市新能源産業相關産品出口迅猛增長,熱銷全球。記者昨天從上海海關獲悉,1—6月上海市出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分別為241.5億元、71.5億元、34億元,增長1.3倍、3.2倍、41.4%,成為拉動全市上半年工業出口由負轉正的重要力量。新能源産業“火爆”出口,也見證了上海海關一系列保鏈穩鏈、助企紓困措施落地見效。
上海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奉賢綜合保稅區的光伏龍頭企業,主要生産銷售太陽能電池等産品。受疫情影響,該企業4月産能跌入谷底。
“奉賢海關了解我們企業遇到的困難後,將一系列幫扶舉措及時推送上門。我們依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政策,開拓市場、獲取訂單,有效解決了我們遇到的部分訂單轉移以及海外訂單受影響等困難,目前我們産品內銷比例已達到10%以上。”晶澳太陽能副總經理陸有軍&&,“奉賢海關還幫助我們定制通關物流方案,打通物流成本不斷上升的癥結。”如今,該企業已處於滿負荷産能狀態,銷售額更是從4月的1.45億元快速增長至6月的8.7億元,增長5倍。
隨着全球風電市場的迅猛發展,國産風電設備也迎來出口高峰期。位於金山區的上海泰勝風能裝備有限公司倉庫內,一排排嶄新的風力發電設備繫上了大紅花正在等待交車,這是該企業的最新産品,一經推出便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
今年上半年,受國際局勢和疫情影響,企業出口遇到物流遲滯的問題。“金山海關了解情況後成立了幫扶專班,派專人負責跟蹤處理通關問題,指導我們通過‘零接觸、網上辦’方式快速辦理加工貿易監管備案手續,用足用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政策紅利。”泰勝風能關務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公司加工貿易項下進出口金額同比增長4.8倍。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相關企業積極搶抓機遇,大力開拓海外市場。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作為全國最大的汽車整車進出口平台,中國汽車海運出口中有一半從這裡啟程,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7月25日,在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上,600余輛上汽大通品牌新能源汽車整齊排列,等待出口歐洲。由於從工廠運輸到上海海通碼頭集港時間較長,車輛全部運抵後才被推送查驗指令。上汽大通採購及物流中心執行總監趙愉傑擔心趕不上船期焦急萬分,緊急&&負責進出口汽車監管業務的外港海關查驗九科。
“多虧了海關業務網上辦理政策,也受益於上海口岸便利化通關措施,這批汽車可以掐點如期出運。”趙愉傑説。為保證國産新能源車輛便捷通關,外港海關建立“一對一”關企聯絡員制度,疊加“海關業務全程網辦”“出口零延時機制”“抵港直裝”等措施,助力“新能源車”跑出通關“加速度”。(記者 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