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企紓困組合拳讓復工達産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市北高新園區企業復工率接近95%,産能與動能正在加快恢復。
寶尊電商,業內知名的電商軟體服務&&,這兩天到崗員工已近4000人,正全力備戰電商行業“6·18”大促。能有如此復工達産的速度和底氣,源於企業所在的靜安區市北高新園區的精準服務——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的前提下,一方面以“快”字當先強機制,成立復工復産工作組,構建起綜合聯絡組、備案服務組、協調保障組的工作架構,以“一企一方案”精準對接需求,為企業提供多方位服務;同時,打出穩企紓困組合拳,減免小微企業房租,還提供信貸支持,把政策送上門,讓市場主體安心扎根,跑出生産經營“加速度”。
截至目前,市北高新園區企業復工率接近95%,涉及檢驗檢測、設備貿易、通信信號、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在線新經濟等多個領域,産能與動能正在加快恢復。
“一企一方案”,按下復工復産“快進鍵”
5月下旬,市北高新園區內,老牌半導體廠商威旭迎來了復工復産。這家主營半導體封裝加工的企業是國內外一眾汽車廠商的重要合作夥伴,隨着汽車製造上下游産業鏈迎來強勁復蘇,相關零部件的貨源供應愈發吃緊。園區了解情況後,專班工作組迅速&&相關部門,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産。目前該公司復工率、産能均已恢復至九成。
確保園區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早在4月底,園區就成立企業復工復産工作組。由於隸屬於各行業各領域的企業復工申請在材料填報、手續辦理、備案流程上都不盡相同,為此工作組根據全市復工復産相關文件,梳理形成《園區復工復産事項説明》,並在5月初以短信方式發送至275位企業負責人,通知337家在地企業結合實際辦理復工申請。截至5月底,該説明文件已完成4輪迭代更新。
在“一企一方案”服務下,在滬央企總部中國電氣裝備集團,位於園區雲立方、區塊鏈生態谷的兩處辦公地址均在6月1日前實現復工,復工率均過半。國內軌交信號控制系統的龍頭企業卡斯柯,也已完成了員工健康狀況摸排、防疫物資儲備等工作,復工復産率超過50%。
作為上海軟體信息服務業基地和首批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園區內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5G、區塊鏈等數智類企業集聚。為此,市北高新與市經信委等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對接,努力打通軟體信息企業復工渠道,先後有兩個批次、20家軟體信息企業復工達産。
精準“輸血”助企業恢復“造血”
能早則早、能快則快。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産外,園區更注重精準“輸血”,助力企業恢復“造血”。
早在4月20日,園區就發布了關於疫情防控減免租金的公告,不折不扣落實市、區兩級政府對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扶持政策。申請人只需在市北高新網上租金減免申請端口提交申請和上傳蓋章申報材料,經由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即可享受減免服務,共計可為各類企業減免租金費用約1億元。
與租金減免同時“推送”的,還有園區對接不同金融機構面向企業精準滴灌的“金融活水”。園區聚能灣國家級孵化器內專注於智能製造的眾壹雲、傳感監測技術的迪勤等企業,分別獲得了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300萬至1000萬元不等的科技信貸支持。
為貫徹落實《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市北高新園區深入排摸企業現階段經營難點、堵點,先後舉辦兩場線上會議,進一步推動落實市、區兩級惠企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難題、添信心、促發展。”市北高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嵐説。
常態化防控硬舉措同樣不遺餘力。5月以來,園區內已有66&“數字哨兵”配發上崗;園區張貼的“場所碼”及2200多家企業申領“場所碼”完成率達100%。
“不間斷”為企服務解決急難愁盼
把服務工作做在前。本輪疫情以來,園區始終以“雲端模式”同企業保持緊密&&,全力滿足企業特殊時期需求。“雲上熱線”累計接線475余次,解決政策諮詢、防疫保障、物資供應等訴求;“雲上創投”聚焦人工智能賽道,幫助多家企業精準對接資本市場……
4月本市實施全域靜態管理期間,市北高新園區企業服務團隊接到上海泰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求助:“有一批醫療器械急需發貨,能否讓我們入園?”原來,該公司疫情期間要為中山醫院等多家醫院提供骨科工具及假體。園區另一家消費品品牌管理集團——上海璞康實業有限公司,疫情期間也有上億元發票未能開具,急需入園打印紙質專票。
面對企業的“急難愁盼”,市北高新園區在遵循相關防疫政策的前提下,通過“臨時入園申請”這一創新服務模式,及時幫助企業進入園區辦理緊急事件。最終,泰美醫療順利實現産品發貨,協助醫院完成10余&緊急手術;璞康實業也解決了發票開具問題,緩解了資金鏈壓力。“臨時入園申請”已累計幫助企業237家次。 (記者 顧一琼)
原標題:
成立服務工作專班,“一企一方案”已推動園區企業復工率近95%
市北高新園區:穩企紓困組合拳讓復工達産跑出“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