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華全媒+|靈活、高效、不停機——上海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一線直擊

2022年04月17日 09:58:41 來源: 新華網

  大規模核酸檢測的目的,是主動“撈”出傳染源,並將情報準確快速地傳遞給流調溯源組和轉運隔離組,從而有效控制傳播。作為核酸檢測工作的末端,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能力直接決定“應檢盡檢”的效率和品質。

  記者走訪上海市多個臨時核酸檢測點看到,從集中搭建的方艙實驗室,到像“溫室大棚”一樣的氣膜實驗室,在先進技術和檢測人員的共同加持下,上海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讓核酸檢測更加高效、靈活。

  15日下午,記者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曹路體育中心外的核子華曦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看到,前來運送樣本的車輛絡繹不絕,9個集裝箱式的方艙實驗室整齊排列,檢測人員在艙內的獨立空間內各司其職。

  隨著夜幕降臨,檢測人員也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記者透過窗口看到,檢測人員嫺熟地重復著相同的動作:一個個擰開採樣管的蓋子,用加樣槍吸取標本提取核酸。

檢測人員在核子華曦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的樣本掃碼間工作(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4月1日建設完成後,十幾天裏我們不斷優化流程提升檢測能力,目前已達到日檢測能力20萬管,按照‘十混一’方式檢測的話,每天可以檢測200萬人次。”該實驗室負責人裴旭介紹,每個方艙實驗室都劃分出功能區,形成流水線,方艙實驗室最大的特點是靈活機動,在接到任務後可以迅速完成搭建或者轉移。

  “同時,為了避免感染風險,我們從外地調集217名人員,兩點一線閉環管理。”裴旭説。

  不少市民反映,為何採樣完成很久,還是查不到檢測結果?

  對此,裴旭打了個比方,實驗室檢測猶如蒸饅頭,前期的登記掃碼排板就像和面,加樣提取就像揉面,檢測就像上鍋,出結果即是饅頭出鍋。

  “整體過程大概需要2.5至3小時,再加上前期樣本運送時間,如此大規模人群同時檢測,樣本處理量巨大,造成結果上傳有延遲,所以市民在採樣後不能馬上看到結果。如果樣本運送到鄰近省份檢測,因為路程遠,所需的時間也會更長。”

  此外,為了讓結果更準確並確保發現陽性樣本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復核,該實驗室還成立了“追陽專班”,每個機器由一個專班負責,只要出現陽性樣本,“追陽專班”就會立即重新加樣、提取、復核,做到陽性樣本不積壓,第一時間確認結果,做到樣本“即出、即做、即報”。

   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體育館內的迪安核酸檢測氣膜實驗室(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15日晚,記者來到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體育館內的迪安核酸檢測氣膜實驗室,這裏24小時運轉,兩班檢測人員交替開工。

  從上俯瞰,氣膜實驗室像是五個並排連接的“溫室大棚”,外加一座單獨的大棚,佔地約為2300平方米。該實驗室負責人師玉鵬介紹,單獨的大棚是樣本接收區,用于進行樣本預處理,如係統錄入、清點樣本數量等。

  五個相連的大棚由中間及兩邊分為試劑準備區、兩個樣本制備區、兩個擴增區。“相當于兩套班底同時開展檢測工作,提高效率。各環節依工作特點所需的時間不同,從接樣到出結果總體一輪下來至少要4個小時。”師玉鵬説。

  氣膜實驗室和方艙實驗室有何不同?師玉鵬介紹,除了形態區別外,方艙實驗室快速靈活,對外部環境要求較低,而氣膜實驗室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但檢測能力要比單個方艙實驗室大,24小時達到13萬至15萬管。

  檢測人員在迪安核酸檢測氣膜實驗室裏工作(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為了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氣膜實驗室的檢測人員還在細節上下功夫。

  “比如,有些樣本的條碼是環貼的,掃樣的時候就會耗費時間,可能會耗費10到20秒,我們就會由環貼改為縱貼,僅需幾秒鐘就能完成,雖然看似只縮短了幾秒鐘時間,但在大規模的檢測工作之下,節省的時間則是指數級的。”師玉鵬説,標準化和信息化是提升效率的手段。通過建立信息化係統,將每一板樣本進行編碼,只需掃碼就能實現樣本流轉、報告發布、結果導出上傳等環節無縫銜接,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及時追溯陽性樣本。

  “無論是夜晚還是淩晨,隨時來樣本隨時有人做。專業檢測機構以專業技術能力服務疫情防控,為上海能夠早日實現動態清零,早日恢復正常的經濟社會生活盡最大努力。”師玉鵬説。(記者袁全)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5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