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千方百計籌貨源 想盡辦法送到家

2022年04月10日 09:50:38 來源: 解放日報

    一刀肉,一棵菜,一盒飯……疫情中的上海,生活物資供應保障事關千家萬戶,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基礎和關鍵所在。

    在上海各區,處處有做好物資保供工作的鮮活故事:為將新鮮五花肉送到村民手中,崇明區打通“集採、集配、集送”保障鏈;為確保市民能吃到新鮮蔬菜,金山區不斷搶種、擴種綠葉菜,還給種植戶額外發放補貼;虹口區則組建了運菜志願者團隊;為確保部分企業閉環經營順暢,靜安區為近千名“快遞小哥”發放通行證……各區千方百計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千方百計調動生産力和物流渠道,著力打通物資供應“最後一公里”“最後一百米”。

    普陀區

    招商“店小二”保供力度大

    在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為了保障10萬人的生活物資供應,街道正由招商引資“店小二”牽頭,區域內企業積極響應,打造了一張保供10萬人的供應網。“我們迅速聯繫供應商、倉儲、物流等企業,一天之內就聯繫到了十余家,所有的企業資質均已核查,保證訂單真實可靠。”長風新村街道營商辦主任陳建偉説。

    企業積極響應,無異于一場保供“及時雨”。上海新域縱橫供應鏈的韓鋒迅速利用自己的人脈優勢,開拓農副産品、肉製品等購買渠道,並負責採購、銷售、運輸至各小區。“這是民生工程,我們不以賺錢為目的,配合街道打贏防疫這場硬仗!”

    針對下屬居委會眾多的情況,街道根據位置、戶數,將27個居委會分為A、B、C三個片區,每一片區配有營商專員,負責居委會與供應商之間的協調事宜,分片區建立微信簽單群。

    另外,各居委會在小區內建立了居民微信團購群,團購子平臺會以微信小程式的形式發送到團購群中,覆蓋糧油、肉類、速食食品、預包裝食品、蔬菜和急救藥等物資。只要成交量達到起送量,居委會就統一與供應商簽單付款,集買集配。

    記者了解到,在普陀區商務委的積極協調下,“餓了麼”為長風新村街道等送上了公益蔬菜包,街道按照需求將蔬菜包分發給各居民區的困難群眾、獨居老人等群體。

    截至4月9日,普陀區封控期間可對公眾運營的店鋪有77家,其中超市賣場14家,菜市場4家,電商站點24個,藥店35家。

    靜安區

    為“快遞小哥”發897張通行證

    電瓶車、計程車、私家車、平板車、帶輪子的籃筐……有什麼工具用什麼工具,這是封控期間靜安區臨汾花園小區志願者運輸物資的場景。臨汾花園小區共有1650戶居民,隨著封控持續,小區內的生活必需品運送量一下子增多。于是,來自各個行業的小區居民志願者組成“愛心車隊”,奔波在各個樓棟間,為小區居民配送物資。

    社區內,志願者在奔波忙碌;社區外,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在不停聯絡物資保障事宜。這兩天,封控在家的靜安區商務委科長趙蘭天從早到晚都在打電話,對接靜安區域內的便利店負責人,了解他們的復工意願,幫助有意願的便利店對接屬地街道與市場監管部門,醞釀盡快復工。

    在本輪封控啟動前,靜安區根據市商務委發布的保供企業名單,與企業一一對接,了解企業在封控期間的經營情況。“我們請一些集團企業開出打算在封控期間繼續營業的店鋪‘白名單’。按照‘白名單’,我們與屬地街道、市場監管部門一起,幫助這些店鋪評估是否可以經營、並制定經營方案。”趙蘭天説,封控期間,店鋪員工要在店內實行封閉管理,他們的食宿也要得到保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一些企業出于成本考量,起初對封控期間繼續營業有所顧慮。“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説服,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務工作。”趙蘭天告訴記者,趕在封控前,靜安區為“快遞小哥”發出897張通行證,並開放一家公立醫院為快遞小哥開設核酸檢測綠色通道,保障部分企業閉環經營。

    目前,靜安區正在醞釀新增第四批保供企業,預計重點新增便利店和連鎖藥店等居民急需的保供企業。

    金山區

    搶種擴種綠葉菜每畝有補貼

    4月8日中午,金山區楓涇鎮新義村,上海惠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兩位阿姨正在田頭播種大豆。開洞、播種、覆土,兩位阿姨播種操作嫺熟。

    “這兩位阿姨今天上午剛採摘完小番茄,中午吃過午飯就開始播種大豆。”公司負責人吳國鋒介紹。每天5時,公司員工便早早地趕在太陽升起前開始採摘基地內的各類蔬菜,分揀打包後由吳國鋒配送到楓涇鎮各居民區。上午完成採收工作後,員工們又投入到忙碌的種植工作中,一直要工作到20時。

    搶抓農時、全力種植保供的同時,惠遊農業也一點沒放松疫情防控。“我們除了參與村裏組織的核酸和抗原檢測,還會每天到指定檢測點接受核酸採樣,員工們的活動區域也都嚴格限制在生産基地內,不與外人接觸。”在閉環生産的基礎上,公司還通過錯棚勞作、錯時作業等差異化種植措施,避免人員聚集。“在棚內採收或者種植的時候,我們每個棚只安排一名工作人員。”

    最近,公司每天能給楓涇鎮區域供應150余份蔬菜禮盒,每份可以供一戶居民食用6天。同時,公司還已加種60畝地的蔬菜,包括小番茄、黃瓜、茄子、毛豆、生菜等。

    記者了解到,近日金山區出臺了《抗擊疫情助企發展22條政策措施》,其中一項內容就是積極支援綠葉菜搶種、擴種,3月20日至4月20日期間綠葉菜種植面積10畝以上的,可獲補貼150元/畝。據預計,該項政策補貼對象將覆蓋100多戶種植戶,覆蓋面積約1萬畝。

    崇明區

    蛋肉魚集採集配集送到鄉鎮

    4月6日上午,崇明區建設鎮三星村,村裏防疫條線工作人員陳宇雯拎著一塊新鮮五花肉,向著村民吳華鈞家走去。“謝謝,你又來給我送肉啦!”吳華鈞笑著説。

    近來,崇明區農業農村委養殖業科科長陸國香忙碌異常:她每天都要核對各鄉鎮報上來的蛋、肉、魚訂單。“作為遠郊地區,崇明的蔬菜供應遠不像市區那樣緊張,絕大多數鄉鎮都可以在區域范圍內協調合作社解決配送問題,不少百姓還有宅前屋後的自留地可以種菜,難點主要集中在肉類供應上。”

    陸國香説,僅4月1日至5日,通過區農業農村委集採、集配、集送到各鄉鎮的白條肉已超過600片,總重量達23.25噸。這些肉有固定批發指導價,每公斤為20元到25元。

    這條保障鏈的起點是村民的需求。比如,4月5日一早,建設鎮三星村村民吳華鈞想吃肉,就打電話到村裏下單。在建設鎮,有一支45人組成的後勤保障志願服務隊,為居民提供就醫、配藥、送菜等志願服務。訂單到達鎮裏的後勤保障組後,將進行統籌。“每天10時前,我們要完成全鎮各村居當日農産品需求匯總。鎮裏可以解決的,就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填寫《農産品需求表》,報到區農業農村委去。”建設鎮副鎮長曹挺説。

    4月5日10時剛過,吳華鈞的豬肉訂單就擺在了陸國香的桌上。和這份訂單一起的,是全區當天所有鄉鎮的蛋、肉、魚訂單。“接單後我們馬上會開始配貨,一分鐘都不能等。”陸國香説。每天,她手裏的豬肉訂單會派發到9個養殖場和2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去,由這些企業進行訂單化生産。

    虹口區

    組建運菜保供志願者團隊

    “我得抓緊時間,把保供菜運到社區,讓市民早點拿到菜……”在東江灣路444號虹口區生活物資儲備分撥分中心,快遞員梁岳平裝好菜,匆匆騎車上路。

    日前,為了提高保供菜的運輸效率,緩解保供菜到達市民家裏的“最後100米”難題,虹口區組建了由120名快遞員組成的運菜保供志願服務團隊,這些快遞員來自順豐、申通、韻達等公司,他們承擔了將保供菜等生活物資運送到街道、社區的任務。

    京東上海東寶營業部經理豆文明告訴記者,他們接到增援要求後,立即組成了9人抗疫志願服務隊,這些快遞員二話不説,佩戴口罩、穿好防護服、戴好防疫帽,立即投入到運菜保供志願服務中去。

    “短短半天時間,120名快遞員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我們將全力為他們配好防護服、口罩、防疫包、工作證、通行證等,確保市民的重要生活物資需求得到滿足。”虹口區文明辦負責人説。

    此外,在封控前,虹口各街道居委會工作人員已提前對相關特殊群體情況進行排摸,這些群體包括孤老、困難老人、孕産婦、需要進行血透的病人等,他們在封控期間的需求和普通市民不同。為此,居委幹部按照“一人一策”的方式,提前準備相應工作預案。虹口區相關部門也以“照顧好高齡、獨居、病弱人群”為宗旨,優先服務這些特殊人群,注重對轄區內獨居老人、孤老和有困難老人的物資供應,將他們的生活物資配送到府。江灣社區食堂經理王昊介紹,雖然處于封控管理期,但供應給特殊人群的餐食品質依然有保障,每份餐食都有一個大葷、一個小葷和一個素菜,做到營養均衡。(記者 茅冠雋 周 楠 唐 燁 黃勇娣)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5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