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記者手記|這位居民區書記挂斷了我的電話

2022年04月09日 21:00:0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4月9日電(記者吳霞)“滴滴……”

  不到2秒,電話接通了。

  沒等我自報家門,一個沙啞急切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

  “是要配藥嗎?什麼需求?醫保卡有嗎?”

  “不配藥,我是記者,想跟您做個簡單的採訪……”我突然有點語塞。

  “記者啊,採訪不要了,我沒什麼特別要説的。”看對方要挂電話,我有點着急,還想再補充一句,電話那頭傳來召集居民做核酸的聲音,“我們居民區馬上就要做核酸了,不説了,我做的跟全上海所有的居委幹部都一樣,真沒有什麼特別的。”

  “嘟嘟……”

  電話斷了。

  挂斷我電話的人叫王莉莉 ,是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西成居民區臨時書記。為啥是臨時書記?王莉莉原本擔任過西成的黨總支書記,後來調整到街道工作,疫情期間,老城廂防控形勢嚴峻,3月31日開始,王莉莉再次回到自己的“娘家”,帶領4位其他部門的同志組建了一個臨時居委會。

  街道的同志説,西成居民區以二級舊裏為主,有1700多位居民,有不少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難人員。多年前曾在這裡擔任過居民區書記的王莉莉熟悉情況,臨危受命擔任起這裡的臨時書記。

  抗疫事大、事多,記者不好隨便去打擾王書記,而從她身邊同事和居民的口了解到了西成居民區戰疫的點點滴滴:

  疫情防控在社區層面需要協調解決的事情千頭萬緒。

  先説核酸檢測。

  王莉莉的同事小吳告訴我,小區內的老年居民,普遍都不會登記核酸採集二維碼。王莉莉想在前面,200多張核酸採集二維碼被打印在紙上,提前送到了70歲以上的居民手中,供他們正式核酸採集時使用。舊裏房屋沒有電梯,不少木頭樓梯都有些破敗,有的&階窄得只能容得下半個腳掌。一些老人腿腳不好、背部有疾病,平時下樓都有些困難。居委幹部帶着居民志願者對老人的情況提前了解清楚,“一戶一方案”安排妥當。封控期間,王莉莉還組織了多位居民志願者,又背又抱,幫助十多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安全下樓,做好核酸採集後,再將老人平安送回家。

  再説生活保障。

  轄區內孤寡老人、生活困難人員較多,封控管控期間個人生活物資獲取有限。轄區內的阿公阿婆告訴我,王莉莉將大家的生活保障當成頭等大事。在收到街道訂購的蔬菜禮包後,第一時間將物資上門送到他們手中,解決了居民的取貨難題。除此之外,她還通過各種途徑,及時梳理、更新最新物資團購渠道,結合社區居民經濟承受能力及實際需求,引導、協助訂購蔬菜、米、油等生活物資,點對點解決群眾反映集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

  等結束封控條件允許,我一定要當面採訪下這位挂斷電話的臨時書記。

  (圖片來源:上海市黃浦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劉惠明、高磊)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5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