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他們,上海平靜中透著力量

2022年03月16日 08:50:45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3月15日電 3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有他們,上海平靜中透著力量》的報道。

春天來了,上海街頭的玉蘭花開了,但傳播快、波及廣的奧密克戎變異病毒引發的新一輪疫情,卻結結實實地讓上海遭遇“倒春寒”。

    身邊的親友被隔離,無症狀感染者增多,孩子們開始上“雲課”……從流調、排查,到核酸檢測、隔離處置都持續增壓,上海正經歷著新一輪疫情的“極限”考驗。

    人們的生活節奏突然改變了,但有著從容應對疫情的平常心。病例排查清晰、物資保障穩定,讓人們對疫情保持警覺但不慌張。

  張文宏醫生也感慨:“整個上海沒有恐慌的感覺,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

  人少了腳步慢了  這是現在的上海

  關于上海防疫,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封城、封路”的謠言。走訪大街小巷,我們記錄了真實的上海。

  3月10日晚,上海市靜安區越洋廣場解封,3400多名樓內人員帶著街道贈送的“出入平安”香囊走出大樓,938輛次計程車在100分鐘內集結于此,將2091人安全送回家。

  3月12日淩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PCR實驗室燈火通明,檢驗人員通宵達旦地對樣本進行檢測。

  在封閉管理多日的上海松江大學城四期學生公寓裏,學生們用歌聲互相鼓勵,被網絡博主用無人機拍攝記錄下來,在網上引起共鳴。

  上海交大校園內,工作人員正進行配餐。受訪者供圖

  20個配送員,一天13個小時,從早上7點到晚上8點,馬不停蹄地奔忙。“訂單像‘雪花’一樣從四面八方而來,比平時足足多了3倍。”這是近期上海浦東新區叮咚買菜金橋店的日常。“走街串巷很辛苦,但是能給被隔離的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也是為上海做了一點貢獻。”

  網紅小馬路愚園路上,街邊小店客流少了,但店主卻多了一份篤定和從容。“2020年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店主們很擔憂扛不過去,還發起了互助計劃,今年這一輪疫情襲來,店主們很從容,相信不管遇到什麼新考驗,上海都一定能解決。”愚園路“社趣更馨”項目負責人許引蘭説。

  走入這座城市,你會發現,這裏的人們放慢節奏、調整手勢,以各自的方式積極面對,平靜中蘊蓄著力量。

  3月13日淩晨,上海市松江區洞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在中海悅庭小區進行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他們在黑夜守望黎明  日以繼夜守護萬家燈火

  這幾天,上海人最關注的直播不是娛樂、購物,而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成了“網紅”。在發布會上,人們看到衛生主管部門負責人、院士“大咖”、交通和商務部門發言人,公眾關注的、網上疑慮的,幾乎都能在發布會上得到解答。

  很多一線工作人員,有的過了退休年齡,有的是夫妻檔、父子檔,甚至全家出動。疫情之下,他們堅守崗位、全心投入,沒有人置身事外。

  最近,一張漫畫海報在朋友圈廣為流傳,醫生、護士、公安、城管、物業、志願者、環衛人員、法律工作者、社區工作者、駕駛員……他們站在黑夜守望黎明,又在東方破曉時分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日以繼夜地守護著萬家燈火。

  這兩年多,上海從未松過一口氣,也從來就沒有什麼“神話”,有的只是枕戈待旦、事不過夜、嚴防死守,每一輪戰鬥都不輕松,每一場勝利都來之不易。

  這次奧密克戎來勢猛、傳播快,上海出現管理疏漏,疫情防控受到全國關注。形勢越是嚴峻復雜,就越要求我們決不能有絲毫麻痹松懈、僥倖松勁。只有防疫工作嚴起來、緊起來、實起來,眾志成城,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一次,上海依然有信心,更有責任,守護市民平安。

  上海在與每一個狡猾的病毒賽跑時,始終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小的成本,把對市民生活的幹擾減到最小,盡力降低對經濟的影響。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少一些“折騰”、多一些“如常”,便是這座城市給市民最大的“溫柔”。

  每次降落  “平安”都有了新定義

  3月10日淩晨3點,東方航空的機長楊雲國收拾好行囊趕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執飛上海至米蘭的航班。飛完這趟航班,他將迎來自己的又一個“21天”。

  為了防疫安全,執飛國際航班的飛行員都要嚴格執行21天隔離政策,一些飛行員一年中有200多天是在一個小小的隔離房間裏度過的。“這對我們的體能和心理都是嚴峻考驗,但我們用最大努力維護國際航線的暢通,也要盡最大努力守護城市平安。”楊雲國説。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有一群與病毒擦身而過、甚至“面對面”的人。海關是口岸與地方聯防聯控機制銜接的重要一環,境外輸入病例數持續處于高位,海關登臨、旅檢的衛生檢疫關員面臨持續高壓。“一個人的付出,或許並不能換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惟有堅持,于心、于行不大意、不松懈,才會迎來春暖花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處旅檢四科黨支部書記、科長陳宇炯説。

  自疫情爆發以來,上海承接了全國40%的入境客運航班和旅客,通過創新摸索和精細管理,構建了輸入性病例“閉環”管理機制。今年3月初,上海境外輸入病例已累計超4000例,在全國抗疫形勢平穩時,上海其實始終處于境外輸入疫情防控的風口浪尖。然而,病毒快速變異、境外輸入持續高壓、多源頭疊加交叉,讓打了一仗又一仗的上海,在防控機制上不斷面臨新考驗,基礎設施和工作人員持續處于“極限”應戰狀態。

  “在一輪一輪的戰疫中,4000多例輸入病例我們守住了,這本身就是不俗的答卷。只是疫情反反覆復,我們打了一次勝仗的同時,還要時刻準備打下一場硬仗。”楊雲國説。

  國際航線運作是否平穩、安全直接關係到這個城市的平安,每一個國際航班的降落,都讓“平安”有了新定義。就是這些為國“守門”的人,在守護這座城市正常運轉的“安全閥”。

  疫情“撕裂”的由我來“縫合”

  近期,上海不少社區突然封閉,老百姓生活開門七件事,有不少只能依靠快遞、外賣解決。這些穿梭不停的快遞小哥,用電動車“縫合”起這座城市被疫情撕開的“裂縫”。被隔離居民與這座城市的聯繫,就在快遞小哥飛馳的兩輪之間。

  來自江西上饒的90後叮咚快遞小哥彭思文説:“電瓶車每天都要騎100多公里,每天150單打底、最多時近210單,但比2020年還是輕松很多,起碼心裏是很踏實的。”

  隔離社區和樓宇,不論大小或遠近,誰都不會成為孤島。也正是這樣充足、穩定的保障,讓大家盡管隔離在家,但心安如常。

  訂單量暴增,配送時間難免延遲,但大家既沒有因此恐慌囤貨,也鮮有指責抱怨。“有時候因為配送慢了給客戶道歉,反而收到的是感謝,大家還叮囑我注意安全、做好防護。”彭思文笑笑説,“心裏很暖。”

  記者在上海多家大型商超、社區菜場和日用百貨店走訪發現,生活物資總體上供應充足、渠道暢通、價格穩定。個別點位的大型商超出現供貨延時,原因是線上訂單暴增,配送供貨的快遞人員優先保障隔離點民眾需求,造成配送人員的短時緊張,進而出現供貨暫時延遲。

  3月13日拍攝的盒馬上海灣店。新華社記者趙逸赫攝

  菜籃子穩了,老百姓的心就安了。在一個臨時收貨點,記者看到,眾多貨品中還擺放著幾束鮮花,玫瑰、洋牡丹、滿天星……買菜的同時還不忘裝點生活,疫情沒有阻擋市民對生活的熱愛。

  “各地疫情嚴峻復雜,應該集聚民力增強抗疫力量,不做清談客,要做行動派。在疫情面前,人人盡力,也是城市可貴的軟實力。”許引蘭説。

  朋友圈裏,有人發了一張上海主幹道的夜景照片,一盞盞路燈匯成巨大的光彩暖流,照亮了遠方。打開車窗,風已經是溫潤的了,傳來時斷時續的爵士樂,讓閃爍的霓虹燈柔和了許多。太陽每天升起。上海,明天見!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