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學者領銜在《自然》上發文 淡水養殖被忽視了

2022年03月11日 09:28:39 來源: 解放日報

    水産品和水産養殖,為人類提供必不可少的營養支援。那麼,水産養殖依賴于陸地還是海洋?目前,全球一半的水産品來自水産養殖,水産養殖又分為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當前研究中,海水養殖吸引了全球大多數學者的目光,而淡水養殖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針對這一現象,上海海洋大學張文博博士聯合多位全球頂級科學家,進行係統研究後表明,在全球水産品供應中淡水養殖的重要性遠大于海水養殖。

    北京時間昨天零時,《自然》雜志線上發表這項研究成果。文章由上海海洋大學領銜,英國斯特靈大學、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世界漁業中心、亞洲理工學院、瑞典皇家科學院以及斯德哥爾摩應變中心等單位合作完成,題目為“水産養殖將繼續依賴于陸地而不是海洋”。

    研究認為,海水養殖在全球水産養殖政策議程中受到過度關注,而淡水養殖的重要性和潛力卻被忽視。一個主要表現就是,海水養殖領域論文發表量數倍于淡水養殖。

    以可食用産量計,淡水養殖為全球貢獻77%的養殖水産品。約80%依賴餌料投喂的養殖魚類在淡水中生産。即使在不依賴餌料投喂的養殖種類中,全球淡水養殖的濾食性魚類的可食用産量,也高于海水養殖生産的濾食性貝類可食用産量。甲殼類主要在沿海陸地上的鹹淡水池塘中養殖,其淡水養殖佔比逐年增多。

    研究提出,淡水養殖對全球糧食安全貢獻更大。與海水養殖相比,它在大規模生産中投入少、可負擔的水産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原因在于,淡水養殖魚類多為低營養級的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其人工繁殖難度低,對低溶解氧和富營養化水體適應能力強,僅需要簡單的技術和設備便可開展養殖生産。

    談及全球水産養殖未來發展趨勢時,張文博説:“近20年來,發達國家的水産品消費量基本保持穩定,而發展中國家水産品消費量快速增加。發展成本低、技術簡單的淡水養殖能更好地滿足未來全球范圍,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水産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此,這項研究可為全球水産養殖發展提供政策制定依據。

    這一研究的重要性、論點和結論得到《自然》審稿人的高度評價。審稿人讚同目前海水養殖吸引了世界的大部分注意力、資金和人力資源,認為此研究有助于將人們對水産養殖的注意力從海洋轉移到陸地上來。(徐瑞哲)

【糾錯】 [責任編輯: 佘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0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