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雙碳”路上,“五個新城”綠色和鳴

2022年03月09日 08:41:03 來源: 文匯報

  ①徐匯區樂山路口的口袋公園。 記者 趙立榮攝 ②上海地鐵龍陽路車庫,5萬平方米的屋頂成了一座“發電站”。記者 張伊辰攝

  “上海之魚”躍入綠海,銜來一顆珍珠。去年,奉賢新城地標“上海之魚”憑藉三大綠色生態定位——公共服務活力核、水綠生態先行區和低碳宜居時尚城,獲頒三星級“上海市綠色生態城區試點項目”。

  未來,“五個新城”將有更多綠色低碳場景落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昨天透露,《新城綠色低碳試點區建設導則(試行)》已編制完成,緊扣綠色低碳要求,重點聚焦能源利用、綠色建築建造、低碳出行、空間布局形態、街區環境、市政基礎設施以及智慧管理系統7個維度,結合“公園+”“道路+”“生活圈+”等建設理念,提出建設引導策略,提高試點區規劃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積累可複製、可推廣的成熟經驗。

  “錦鯉”游弋,“點—線—面”綠色低碳體系呼之欲出

  在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交匯點上,城市具有特殊的連接意義和建構價值。作為中國高密度城市的代表,上海可持續生長的實踐向來具有典型性,需要在有限用地空間中挖潛增能,見縫插綠、複合建綠。而“綠色生態城區”則是解決這一挑戰的路徑之一。

  在上海的發展版圖上,遠郊奉賢區畫出了一道漂亮的上升曲線。不止是經濟數字搶眼,從波光粼粼的金海湖畔,到意境十足的“一川煙雨”,新城建設得如火如荼,讓很多人感慨:奉賢變強了,更變美了。

  以綠為基、以水為魂、水綠交融……不難發現,“高綠值”成為“上海之魚”的關鍵詞。誰能想到,2008年之前,這塊南橋周邊的區域,還只是一片空蕩蕩的荒地,找不到一絲都市氣息。“上海之魚”的靈感來自中國人對“魚”的美好寓意,也源於這個地方原先的地名“龍潭村”。設計團隊以大地雕塑的手法,開鑿金魚造型的金海湖,並以優美曲折的湖岸線,勾勒形成不同功能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打造了這個面向未來的標誌性城市設施。

  在年復一年的打磨和孵化下,如今,“上海之魚”躍於金海湖核心景觀湖之上,成為奉賢新城的核心景觀湖。從生態功能的角度分析,巨大的水面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以湖為主體的規劃格局也逐步完善,結合綠地、綠廊、綠鏈,串聯起商業辦公區、公共活動區、高端住宅區和城市主題公園。“錦鯉”的成長是一個動態過程,一個個低碳建築拔地而起、一座座海綿公園融入百姓生活。透過這場美麗蝶變,可以看到新城構建生態空間新發展格局的努力和決心。

  “五個新城”中,奉賢新城“上海之魚”、松江新城國際生態商務區已率先開展“綠色生態城區”創建,“點—線—面”相結合的新城綠色低碳體系呼之欲出。點上,新城新建民用建築將100%實施綠色建築標準,滿足人民對居住建築的舒適性、健康性不斷提高的要求;線上,要積極推廣新城天然氣分佈式供能模式,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的利用,建設綠色新能源交通設施等,推進城區的架空線入地、綜合管廊等建設;面上,要求新城各個新建城區全面打造各具特色的綠色生態城區樣板,不斷吸納綠色生態、低碳、海綿、智慧等理念。

  建設綠色低碳試點區,目標可量化、可跟蹤、可評價

  《新城綠色低碳試點區建設導則(試行)》等相關政策文件的編制和&&,將為新城綠色低碳試點探索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指引,推動新城在“十四五”新一輪的開發建設中發揮低碳建設示範引領作用。

  所謂“綠色低碳試點區”,是指在新城內具有一定規模、功能複合的城市建設區。通過科學統籌規劃、低碳有序建設、創新精細管理等諸多措施,實現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監測及約束管理。這意味着,“雙碳”在新城中將獲得更為縱深的發展。

  導則在行動上提出了較為縝密的計劃,所有工作目標均做到可量化、可跟蹤、可評價。在“綠色低碳的高品質建築”上,強調新城要因地制宜規劃建設超低能耗建築,新建民用建築執行超低能耗建築標準的建築面積比例達到25%,推進建設超低能耗建築集中示範區至少1項。在有條件的項目,試點近零能耗建築、零碳建築,爭創不少於1項示範項目;加強技術體系創新,探索建設光儲直柔建築試點不少於1項。

  “公交和慢行導向的低碳出行”方面,指標落細落實,提出公共交通站500米覆蓋的面積比率不低於90%;新建公共區域停車場(庫)配建充電設施的停車位比例不少於總停車位的15%,等等。

  “高碳匯的公共空間環境”一項提出,新城要適當增補地區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小型公園綠地,使居民可在300米範圍內進入對公眾開放的綠地空間等。

  在“低碳化的布局形態”上,強調“小街區密路網”的街區空間尺度,構建“低高度、高強度”的地塊開發特徵。以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為載體,合理布局衞生、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另外,注重水平和垂直維度上的功能混合,即水平方向上,將功能兼容性較強的建築並列設置;垂直方向上,規劃可在住宅底層增設商鋪,也可在高層建築中將辦公、酒店、住宅、零售商業等多種服務業用途加以混合。(記者 史博臻)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50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