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數字孿生技術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

2022年03月03日 09:13:2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3月2日電(記者周琳、丁汀)“B932上橋,巡視浦東向浦西側橋面……”通過動畫形式,檢測車實時顯示在一套名叫“雲路”的數字孿生系統內。

  楊浦大橋是跨越黃浦江的交通主幹道,如今,這座已經服役28年的老橋安裝了200套交通感知設備,布設了17類1100多個結構安全數據感知點,實時監測風速、風向、溫度、大地震動等環境數據。

  今年1月,在每日例行養護巡查中,智能巡查設備在主橋下游發現縱向裂縫,即刻自動派單至維修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修復。

楊浦大橋“數字孿生”示意圖。(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供圖)

  以治理數字化推動治理現代化,是上海探索出的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子。

  上海市嘉定區北管村,“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如今,通過美麗鄉村“一網統管”平台的試點,鄉村治理有了精準“畫像”,“數字孿生技術和‘一網統管’悄悄實踐着村裏的事情百家管、百姓管、管百事。”上海市嘉定區城運中心主任李堅説。

  數據“畫像”助力鄉村治理。(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供圖)

  坐落於黃浦江畔的南市水廠即將迎來120歲生日,這是第一座中國人自主建設的水廠,也是上海現存的三家百年水廠之一和第一家完成深度處理改造的水廠……如今,南市水廠又成了上海第一家數字水廠——一座和現實水廠一模一樣的“虛擬水廠”正在運行。

  “數字孿生平台能夠對水廠內各工藝段設備和儀表的用電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耗電量較大的設備,在滿足水量、水壓的基礎上,優化運行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設備能耗。2021年,制水用電單耗下降了4.1%、出水用電單耗下降了8.69%,充分體現數字化升級後的碳減排優勢。”上海市城投集團總工程師季倩倩説。

  3月1日,上海首個數字孿生博物館系統的2.0版本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線,14個數字化場景突破了傳統展品上網、上“雲”等模式,博物館有了數字“雙胞胎”。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數字孿生展示。新華社記者 周琳 攝

  “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建築和展品都有故事,都是生命體。”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周群華説,加強數字孿生技術在監測能源消耗、提升游客體驗度等方面的運用,讓游客和市民在手機端就能體驗上海歷史的滄桑記憶。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麗説,從最小管理單元的樓宇,到超大城市的綜合治理,數字化用科技之智、規則之治、人民之力,時刻守護着城市生命體的有序安全運行。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4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