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囡愛上“冷”運動

日前,“迎冬奧 小夥伴冰雪嘉年華”在上海大學生體育中心國際滑冰館舉行。圖為陸地冰壺等冰雪項目旱地化體驗,讓眾多親子家庭大展身手,過一把競賽癮。
2022年寒假,是屬於冰雪運動的。
在迎接北京冬奧會的這幾年,上海的冰雪運動迎來飛躍式發展。上海市冰雪運動協會會長嚴家棟介紹:“2017年上海參加各類冰雪活動(訓練)的為60多萬人次,隨着冰雪運動不斷推廣普及,5年裏參與冰雪運動人次大幅增長,2021年已達到280萬人次。”
其中,就有申城青少年的身影。而今,熱愛冰雪運動的孩子越來越多。
更多本地孩子愛上冰球
“進攻、進攻、分邊路……”寒假裏,飛揚冰上運動中心的冰場一場難求——各個年齡層次的冰球小子輪番上場,感受着這項最有激情的冰上運動。
帶兒子來訓練的劉先生感嘆:“我原以為上海打冰球的孩子不多,一來才發現群眾基礎很不錯,各個年齡層次都是人才濟濟。”劉先生的兒子劉蘇城二年級的時候剛剛學會滑冰,接觸到冰球,立馬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在冰上奔跑的感覺非常酷,”劉蘇城説,和同伴們一同敲擊冰面慶祝,拿下頭盔擊掌的氛圍,也是他愛這項冰上運動的原因,“北京冬奧會上的每一場冰球賽我都會看,我還和隊友約好了一起看。”
中國女子冰球隊前副隊長、上海學生冰球隊主教練馬曉軍,已在上海帶教了14年冰球,同樣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上海本土青少年參與冰球運動。
當年從國家隊退役之後,馬曉軍響應國家“北冰南展”戰略來到上海執教,期望為上海冰球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發掘、培養更多優秀冰球運動員。“14年前,幾乎沒人知道什麼是冰球。現在,上海有近10傢俱樂部開展青少年冰球培訓,長期參加訓練的孩子500多人。據我所知,上海6歲、8歲、10歲年齡段打冰球的孩子比哈爾濱還多,競技水平也不比東北的孩子差。”
據上海滑冰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以前打冰球的孩子都來自國際學校,不少是外籍青少年,如今打冰球的本地小囡越來越多。比如,舉辦多年的上海市青少年冰球聯賽,從最初的9支隊伍發展到如今近40支隊伍參賽,其中國際學校學生只佔1/4,大多數是本土青少年,“水平也不相上下”。
花滑少年愛上冰上起舞
每週有兩三次,8歲的邵逸凡會在爸爸或者媽媽的護送下,從新江灣城的復旦科技園小學橫穿整個上海,來到位於世博園區的全明星滑冰俱樂部訓練。在冰面上,梳着丸子頭的小姑娘翩翩起舞,甜甜微笑。為何大老遠地去練花樣滑冰,邵逸凡説:“有一次在商場裏看到姐姐們在練花樣滑冰,覺得她們的衣服好美,於是我就喜歡上了。然後,媽媽説,全明星俱樂部有一個非常專業的教練。我就要來這裡學。”
邵逸凡的媽媽袁嬰發現,每到訓練日,女兒都會早早地就在學校裏把作業做完,因為接下來的時間,是屬於她鍾愛的花樣滑冰的。“我們曾經讓她嘗試很多種運動,發現她最喜歡的是花滑。如今上海的冰場越來越多,也有許多優秀的教練。”袁嬰説,女兒最喜歡的明星是金博洋,希望有朝一日能到現場去看偶像比賽。
9歲的於天橙和邵逸凡師從同一位教練。去年,於天橙拿下了上海市錦標賽兒童組的冠軍,是頗有天賦的小選手。6歲那年,於天橙就已經學會了滑冰,並且擔任了上海超級杯的球童。如今,在徐匯讀書的他每週要去訓練6次。“我的好成績都是摔出來的。”於天橙驕傲地説,“摔多了就不怕了,爬起來繼續練。”媽媽朱橙説,現在,練花樣滑冰的孩子越來越多,比賽也多了起來。只要條件允許,她會帶着於天橙去參加更多的比賽,讓他在更廣闊的賽場鍛煉自己。“花樣滑冰看起來很美,但訓練也很苦,我希望他能在堅持訓練的過程中學會‘永不放棄’。”朱橙説。
滑雪少女的雪山奇緣
10歲的袁子瀅是申城高山滑雪青少年愛好者中的佼佼者,在前不久的比賽中,她獲得了雙板滑雪少兒聯賽的冠軍。除了日常在室內模擬機上訓練外,她還積累了五六次赴東北滑真雪的經驗,松花湖、萬峰、崇禮成了她每年寒假最鍾愛的目的地。
袁子瀅的雪上啟蒙緣於家人的鼓勵和自己的好奇心。5歲那年,袁子瀅跟着父母去長白山旅行,她第一次跟着教練上雪道,就表現出對於滑雪濃厚的興趣。回到上海之後,雖然沒有了真雪,但家門口的模擬滑雪俱樂部,讓她依然能感受滑雪的樂趣。
此後,從一年級開始,她一週兩次前往俱樂部參加模擬滑雪培訓,苦練滑雪的技術要領。到了冬天,她就會隨着家裏人飛往北方,在皚皚白雪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我最喜歡崇禮,那裏雪道多雪場多雪也好,”今年寒假,袁子瀅也會在雪山上度過,在北京冬奧會之前飛回上海,在電視機前看每一項雪上項目的比賽。“我想我會一直滑下去。”(記者 龔潔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