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光代表:順應智能化發展 建立國家級“上海數學教育中心”
新華網上海1月22日電(許超)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十五屆六次會議於20日開幕,上海市人大代表、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唐玉光在接受採訪時&&,隨着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數學在智能化過程中將發揮關鍵作用,國家急需培養大批適應智能化時代要求的數學人才。
“我國要在人工智能國際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亟需改革目前的數學教育體系。”唐玉光認為,我國現有大量數學資優的中學生沒有被發掘,即使被發現也未能得到個性化培養。他舉例,社會培訓機構把資優生等同於績優生來訓練,埋沒了很多資優生;部分有機會參加社會組織的短期培養資優生,也是以參加國際比賽為目的,不能形成國家急需的數學人才隊伍。
對此,科技部於2020年在全國建立了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聚焦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重大工程、區域及企業發展重大需求中的數學問題,推進數學與工程應用、産業化的對接融通,加強數學家與相關領域科學家及企業家的合作與交流。同時,圍繞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在上海先後成立了國家級的“上海數學中心”和“上海應用數學中心”。 至此,唐玉光&&:“上海還急需成立一個國家級‘數學教育中心’,服務國家解決數學人才培養問題。”
“目前,上海數學基礎教育是國際領先的,已經得到國家和國際社會的認可,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到上海調研考察、學習經驗。”唐玉光介紹,2016年,華東師大受教育部委託,總結上海數學基礎教育經驗,並向全國推廣;上海的數學教材已翻譯成英文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共有12個國家使用該教材;2021年第十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展現了上海先進的數學基礎教育。
鋻於上海基礎數學教育的地位和華東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唐玉光建議,上海市可聯合教育部,依託華東師範大學在上海建立國家級“上海數學教育中心”。他&&,未來該中心聚焦四大方面,包括建設卓越數學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全方位、多層面引領我國教師教育;建設與時代相適應的中小學數學課程資源,多形式、多渠道服務於基礎教育;關注不同類型學生的數學學習,滿足國家社會和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推動數學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傳播的國際化,擴大數學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