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市政協:為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獻計出力

2022年01月18日 08:22:30 來源: 解放日報

    “這裏的早餐供應到幾點?”“中式早餐有多少品種?西式的呢?”“提供自取服務嗎?”

    2021年8月的一個早晨,中山北一路花園坊園區的逸小兔流動餐車,迎來一群不尋常的“顧客”,他們拉住餐車服務員問東問西,還不時舉起手機拍上幾張照片。

    這些“顧客”,是來自市、區兩級的政協委員,他們專程到此參加“早餐工程”專題視察監督。這也是今年上海市政協圍繞本市16項“民心工程”開展專題視察監督的縮影。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也是政協履職之著力點。一年來,上海市政協砥礪“初心”,緊貼“民心”,築牢“同心”,堅持以服務“十四五”發展順利開局為工作主線,全力推動重大戰略任務落實落地,聚焦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問題,搭建協商于民平臺,為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獻計出力。

    為民履職深入了解群眾期盼

    去年,圍繞舊改、養老、教育、醫療等群眾關切問題,上海推出16項民心工程。市政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職能作用,圍繞這16項民心工程實施情況開展監督,力求推動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要把此次監督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作為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力抓手。”市政協主席董雲虎提出明確要求後,上海市政協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監督工作方案,明確由各位副主席牽頭,辦公廳統籌協調,12個專委會(指導組)全部參與並具體實施。

    對于這場專題監督,政協委員們也都摩拳擦掌。在經歷了一場為期3個月、以黨史學習為主題的黨建引領活動之後,他們對“為民履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去年4月,上海市政協在網上全國政協書院開設了“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主題讀書群,組織政協委員開展為期3個月的線上讀書交流活動。82天時間裏,發言數量逾41萬條,日均5000余條,每人平均470余條,生動演繹了全覆蓋、深研學、高強度、大聯動的紅火場面。

    聚焦“建設人民城市之真諦”,委員們寫下許多飽含民生情懷的留言:“建設有溫度的城市,要聚焦城市建設細枝末節。”“城市精細化管理效果如何,要以居住在此地和到經此地的人的感受,作為評價標準。”

    學思踐悟,委員們將讀書活動成果轉化為履職本領。懷著對“初心”的深刻認識,他們深入基層一線,細致了解群眾期盼、反映群眾訴求。

    各區加裝電梯“進度條”卡在哪兒?舊區改造如何實現“提速增效”?他們走街串巷、深入社區,巡查街面、暗訪商鋪,線上線下反覆探討,研究問題症結、思索破解之法。9月初,16份均為3000字左右的專題視察監督分報告形成。

    在調研協商議政中凝聚共識

    不止于“民心工程”專題監督,許多參加政協協商活動的委員,都有深刻感受:“我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真摯的為民情懷,廣大一線工作人員扎實有效的工作。”對他們自身而言,這“既是建言資政,又是知情明政的過程;既是發揚民主,又是凝聚共識的過程”。共識在協商議政中進一步凝聚。

    “要解決‘五個新城’公共服務短板問題,必須立足上海全市域統籌考慮,優化資源配置,著力提升能級。”“‘五個新城’的規劃建設,是我們這座城市軟實力要素重構的新機遇,寧可慢一點,也不能留下遺憾;寧可多‘留白’,也不能‘亂涂鴉’。”去年7月,市政協常委會議舉行有關“五個新城”建設的專題議政,委員們紛紛建言。

    為了組織好這樣一場協商議政活動,市政協課題組先期開展調研,分赴松江、嘉定、青浦、奉賢、南匯“五個新城”了解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一係列實際問題,幫助政協委員知情明政,有的放矢建言獻策。每到一處,課題組成員爭分奪秒,與一線建設者、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交流,在建設單位,在區政府會議室,在前往視察點的小巴士上,處處可以見到熱火朝天的討論場景。

    除了“五個新城”,市政協課題組還分別趕赴各個部門、單位“取經”。8月16日,一份題為“推進‘五個新城’建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的調研報告,通過市政協主席會議審議,報送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提到,“五個新城”發展基礎存在“三個不同”和“三個不足”,並從功能定位、發展布局、服務配置、交通建設、政策支援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高水準改革開放”“五型經濟”“數字化轉型”“城市軟實力”……一項項事關上海長遠發展的戰略任務,都成為上海市政協協商議政的重點。市政協努力找準政策供給和政策需求結合點,以高品質履職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協商平臺進一步向基層延伸

    這一年來,政協委員去基層愈發頻繁,這得益于協商平臺進一步向基層延伸。

    在各區已搭建“零距離協商”“協商議事廳”“協商在一線”“協商活動站”“委員工作室”等協商平臺的基礎上,去年4月,市政協提出全市統一建設“協商于民”委員工作站,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委員和區政協委員下沉落地,打通三級委員履職界線,推動委員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7月,首批110家“協商于民”委員工作站授牌。

    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協商于民”委員工作站233個,其中本市215個街鎮實現100%全覆蓋。除港澳委員外,三級政協委員近6000人基本落組進站,進站率達97%。

    位于市中心的南京西路街道轄區,近10萬白領工作生活于此,公共停車點不足,非機動車停放管理成為城區治理難點。一場由街道“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牽頭召開的協商會,令這一難題的解決有了轉機。來自全國、市、區的三級政協委員實地調研後提出可行性建議,物業管理代表、共用單車企業代表、街面非機動車管理代表和交警支隊、社區管理辦工作人員等開展面對面協商,初步達成了優化非機動車公共停放區域、落實監督指導機制和加強商務樓宇主體責任的共識。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參與基層協商過程中,有委員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化解居民與物業糾紛,有委員利用自身資源為街道構建社區未來的養老藍圖,還有委員計劃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城市更新等民生難題和訴求帶進全國兩會……

    遍布基層的“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不僅是委員下沉的場所,更是匯聚民意的哨點。他們活躍于基層協商平臺,參與議題涉及加裝電梯、養老綜合服務、集中充電設施建設、社區文化供給、口袋花園項目、小區治理、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委員就在身邊,政協離群眾很近”。(記者 張駿)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2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