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樓換梯,考驗治理手勢凝聚民心民力

2022年01月17日 09:14:29 來源: 文匯報

  “乘電梯終於不用提心吊膽了!”樓裏兩台服役超過20年的電梯全部“上新”,住在13樓的張阿姨喜笑顏開。張阿姨居住的和平公寓共19層,是上海較早的電梯房之一。上世紀90年代末,張阿姨剛搬進來那會兒“這裡很吃香”。20多年後,張阿姨退休了,這兩台電梯卻還沒“退休”。為了更換電梯,居民們前後歷時一年半,於去年下半年正式換上了新電梯。

  放眼全市,高樓林立的上海,存量電梯換新逐漸成為“剛需”。以和平公寓所在的楊浦區為例,近六成住宅電梯使用已超15年。2012年起楊浦區曾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制定相關管理辦法,保障電梯安全,同時制定《突出問題清單管理辦法》對老舊住宅電梯開展安全風險評估,並納入每年的實事項目。經實踐累積,逐步形成“風險評估+獎勵+隱患處置”的老電梯監管服務“楊浦模式”,先後推動157&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

  今年,楊浦區繼續將這一實事做實,擴大受益面。僅江浦路街道,今年計劃逐步推進金鵬居民區8&&梯更新。在換梯中考驗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手勢,更凝聚民心民力。

  “要多聽,尤其是反對意見”

  和平公寓是一幢橫截面呈L型的龐大住宅樓,共有174戶,其中54戶是售後公房,120戶是商品房。這樣一幢高樓要換梯,絕非易事。五環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虞凈剛着手就發現,老房換梯推動起來阻礙不小。在江浦路街道支持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組成電梯更換小組,齊心攻克難題。

  虞凈堅持不當“聾子”“瞎子”:“要多聽,尤其是反對意見。這樣才能把真問題找出來,方便逐步解決矛盾。”

  2020年初,電梯更換小組在大樓貼出公示,就換梯召開業主大會。這正是為了“篩”問題,“討論會每開一次,問題就被篩得更細”。第一次會議就“篩”出三個關鍵問題:舊電梯為什麼不能用?換新梯要多少錢?換什麼品牌?

  舊電梯能不能用,光靠嘴説沒用,要講“理”用“科學”。新成立的業委會5個成員中藏龍臥虎,其中樂師傅退休前“主攻”設備,任何“關節”他都清楚。在他提議下,請來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為老電梯核驗。結果顯示:“報廢”。大家心服口服。

  隨後,居委會幹部、業委會成員、支部書記和樓組長兩人一組,挨家挨戶上門徵詢意見,還與幾位熱心居民建立了議事群。“有的居民不想換梯是因為愁電瓶車上不了樓又無處可停”……隨着換梯討論一步步深入,一個共識漸漸形成:“電梯更換小組不能只管電梯,更要解決影響居民生活的枝枝節節。”

  於是,換梯工作小組幾次找到開發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將地下空間騰挪出來,居委會隨即啟用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資金,將地下空間改成分區合理的非機動車停放點、充電點——後顧之憂解決了,加梯支持者又多了。

  “大家各讓一步,事情就有了推進空間”

  前幾年兩台超齡電梯曾經歷過一次大維修,花費了十幾萬元。如今要換梯,一台就要30多萬元。錢從哪兒出?對於和平公寓來説,啟動換梯,就要啟動維修基金的續籌。

  業委會俞師傅是財會出身,還曾是市勞模,一本續籌賬算得“色色清”:按照每平方米70元續籌,減掉各家維修基金賬上的餘額,平均每戶要交5000元左右。但是,低層住戶不答應了。俞師傅的專業精神來了,他找到維修基金辦公室得來一個答案:電梯房不存在樓層差,維修基金需均攤。

  虞凈説,經各方成員多輪溝通協商,最終通過了一套集資方案:高樓層住戶多出4萬元用來補貼低樓層住戶,樓層越高出得越多,上下樓層差約50元,“大家各讓一步,事情就有了推進空間”。方案出來後,黨員幹部帶頭交錢,熱心居民後續跟上,換梯終於有了實質性推進。

  為了推動換梯,電梯更換小組還特意為白天上班的居民開了“夜門診”……經過一連串努力,電梯投入使用時,維修基金續籌率達到了99.15%。

  回望整個過程,虞凈心生感慨,換梯成功的背後還有個關鍵:和平公寓算得上“熟人社區”。“有了熟人社區托底,還有那些熱心又不求功利的樓組長、業委會成員、支部書記……好事實事一定有把握做成。”虞凈説。(記者 劉力源)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42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