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最前線,負重前行只為城市平安

2022年01月16日 09:54:52 來源: 解放日報

  “作為一個普通的疾控人,我真的沒有想到面對疫情這麼難,3天熬2個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們還不是最辛苦的。”昨天上午,上海發布上一條關于疾控工作人員的留言戳中無數人淚點。不少市民點讚、轉發並真誠留言,“正如所説,你的歲月靜好背後是有人負重前行”。

  與新冠病毒賽跑,疾控流調隊伍已堅守在一線近兩年。1月13日,上海新增2名新冠確診病例、3名無症狀感染者後,全市流調隊伍、核酸採樣隊伍再度拉起警報,即刻啟動應急預案,連續幾十個小時奔走在城市各個角落,守牢上海疫情防控的最前線。記者採訪其中幾位工作人員,記錄堅守與付出。

  “半夜1點收工就很幸福”

  已經參加工作11年的姜晨彥,是上海疾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密接組負責人。2022年第一天,她就經歷了通宵工作,忙到現在幾乎沒有停歇。

  面對每一名感染者、密接、次密接,流調人員會先詢問其活動軌跡,再到其活動過的場所現場調取監控,結合消費支付記錄等,讓活動軌跡形成閉環。“每一分每一秒做了什麼,都不能有空檔。”同時,相關人員會被及時轉入隔離點做核酸檢測採樣,涉及場所也會進行終末消毒。

  1月11日出現無症狀感染者,當天3時姜晨彥被電話叫醒,從暖洋洋的被窩裏鑽進寒風肆虐的冬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淩晨。

  流調情況多變,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很多流調人員去現場也隨身帶著洗漱用品。“有時候太久沒睡覺,大腦會非常混亂,需要趕緊去補一兩個小時睡眠,比如在車裏、在流調現場的桌子上瞇一會兒,再繼續工作。”

  記者近日在市疾控中心看到,走廊上堆有不少泡麵、火腿腸、自熱火鍋。“我們能在半夜12點或1點收工,回單位吃一碗熱乎的,就感覺很幸福了。”姜晨彥説。

  流調越細致,防線更牢固

  靜安區疾控中心流調人員楊曉明,是區內眾多流調隊伍中的一員。1月13日8時多,她領到緊急任務,與同事兩人趕往指定排摸場所,這是一個人流較多的商場。按照上一輪密接軌跡的記錄,當晚他們要排摸9個場所,其中2個是高危場所——餐廳和甜品店。“流調是個細致至極的活,我們要盡可能摸清密接的軌跡,對準所有時間點,不留空白,這樣才能確保下一輪流調沒有疏漏,完成環環相扣。”楊曉明告訴記者。

  排摸到次日2時許,兩人基本將高危篩查場所進出人員一一摸清。萬幸的是,監控鏡頭下,這位密接始終在公共場所自覺戴口罩。3時回到辦公室記錄報告後,楊曉明與同事趴在辦公桌上打了個盹兒,8時左右再度來到商場,同時與相關部門聯動,鎖定兩個高危篩查場所中2名背面認不清的人員,成功辨別身份並圈定次密接。直至11時左右,連續15個小時的作戰,這個場所排查告一段落。

  楊曉明告訴記者,“疫情兩年至今,這幾乎是我們的工作常態,一旦有流調任務,就意味著十幾個小時合不上眼。流調責任重,前期流調越細致,後期防線就更牢固。”

  採樣量激增,不輕言放棄

  除了流調隊伍,採樣隊伍同樣奔走在第一線。對普陀區中心醫院腎內科護士長吳鶴瑾來説,這幾天沒日沒夜,已成常態。當記者聯繫到她時,她正與同事組成應急採樣隊伍,奔赴一個大型小區進行採樣,“昨天是26個點位,前天是24個點位,今天做了幾個點位數不清了,要到晚上回到駐點再來算。”

  吳鶴瑾與同事們近幾日的行程都是到點位採樣……快速精準,才能築牢防線。這幾天隨著本土疫情反覆,採樣量一下子快速增加,前往醫院本部核酸檢測的人也明顯增加,日均4000—5000人次。“這樣的應急狀態已不是第一次,團隊裏沒有人輕言放棄,大家都知道,我們速度快一些,上海這座城市也就更安全一些。”護理部主任郝平説。(顧泳 侍佳妮)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42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