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奮楫勇進再揚帆 “重大戰略疊加區”青浦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

2022年01月14日 09:48:5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月12日電(記者 周琳、胡潔菲)東迎“大虹橋”、西接江浙兩省,服務進博會、推動一體化……對於“重大戰略疊加區”青浦來説,過去的五年既動人心弦又催人奮進。

    涓滴細流,都朝大海奔涌;點點星光,匯成浩瀚星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浦又將如何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正在舉行的2021青浦區“兩會”上,青浦區委書記徐建説,未來青浦發展要關注、集成最先進的建設理念,集聚最有創新活力的建設主體,保護好最亮麗的生態底色,塑造最江南的文化特色,發展高質量的創新産業,滿足各類人群建設“溫暖家”的需求和美好願望。

    重大戰略紅利溢出,綜合經濟“硬實力”進檔加速

    發展是第一要義。

    2022年剛開年,青浦區就邁入時不我待的“加速跑”狀態:集中簽約30個重點産業項目,總投資228億元,涵蓋總部經濟、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互聯網、5G通訊等領域。

    2017年,青浦地區生産總值首破千億元大關,2021年預計達1270億元,年均增長5.8%;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6年的160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231億元,年均增長7.6%……翻開五年來的成績單,青浦區可圈可點。

    區域綜合經濟“硬實力”來源於對市場主體活力持續的保駕護航。青浦區代區長楊小菁介紹,青浦區已連續三年制定招商引資和産業項目推進“一號文件”,&&支持經濟小區高質量發展意見。五年來,青浦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由2017年的1.59%提高到2021年的3.62%;累計認定市高新技術企業1250家,華測導航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開展三屆“區長質量獎”評選,設立青發創投基金助推企業發展,成功投資18個項目;發布“青峰”人才政策,人才佔從業人員比重達48.1%。

    與此同時,重點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化。近年來,青浦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網通辦、青浦好辦”品牌。“雙減半”“兩個免於提交”持續推進,19個“一件事”改革上線,全程網辦率達80.3%,“零跑動”業務達500項。

    經濟的躍升更來源於重大戰略疊加的政策紅利。作為進博會主會場所在地,青浦區率先“嘗甜頭”,進博會上海首單已經首證連續四年“花落”青浦,“6+365”功能性&&數量也位居全市前列。得益於進博會溢出效應,青浦出口加工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跨境訂單五年增長75倍。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核心區域,青浦區已協同推進73項制度創新,“跨省通辦”綜合受理服務惠及萬家,區內的長三角金融産業園集聚基金規模1500億元。在長三角居民跨域消費的支持下,青浦區的趙巷奧特萊斯連續7年銷售額全國第一,寶龍廣場、萬達茂等一批商業綜合體成為消費新地標。

    高起點謀劃“長三角數字幹線”,撬動“鏈主”實現賦能升級

    新的時代背景下,城市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最大綜合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主動把握數字化時代的新趨勢新機遇,青浦區正在大力推動數字城市賦能蝶變。

    “我們正依託示範區東西發展軸上數字信息産業集聚的優勢,整合華為研發中心、西岑科創中心、北斗創新基地、市西軟體園、長三角金融産業園、復旦創新學院等載體,打造‘長三角數字幹線’。”楊小菁説,目前青浦全區數字經濟規模超3000億元,“長三角數字幹線”將協同吳江、嘉善集聚形成萬億級的數字經濟帶。

    在産業培育過程中,“鏈主”至關重要。瞄準華為等“鏈主”企業強化産業鏈招商,目前青浦區已經通過“鏈主+鏈長”雙鏈發力打造10條重點産業鏈,完成引大引強引實200戶,億元樓宇達12幢。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1條幹線”的協同,青浦還在積極構建“5大支柱、10個基座、3條拓展帶”,推進數字技術在一二三産業中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以經濟數字化帶動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建設高能級數字城市。

    “未來,我們要着力推動數字經濟存量增效、增量創新、流量賦能、質量引領,力爭數字技術應用業産值達到800億元,規模以上智能製造産值780億元。”談及未來規劃,楊小菁説,青浦區還要實施一批園區數字化改造,培育3個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打造10個智能工廠;引育一批在線經濟龍頭企業,打造長三角直播選品基地,力爭數字貿易交易額達100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量不低於650萬單。

    數字化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動能,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源動力。據悉,圍繞青浦之芯島、環城水系等重點區域,青浦區正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布局,推動千兆寬帶、5G等高速網絡全覆蓋,推進物聯感知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青浦還將全面實施“數字家園”行動,籌建未來學校,深化打造數字健康城區,實現公共停車場庫100%接入信息&&,豐富拓展一批數字商圈、數字樓宇、數字體育、數字社區應用場景;提升政府雲、網資源利用效率和管理能力,推進區城運&&二期和街鎮&&建設,實現公共數據“應歸盡歸”。

    抹去“去上海”的歷史印記,新城建設提升幸福生活“感知力”

    曾幾何時,“去上海”是根植於青浦人民腦海中的一大潛意識。如今,隨着區域內公共服務能級不斷提升,這種觀念正在漸漸被抹去。

    過去五年,青浦區教育發展質效穩步提升,完成教育綜改28個項目,有力推進“雙減”工作;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成功創建,復旦婦産科醫院青浦分院基本建成。創新建設長三角智慧互聯網醫院,構建新型分級診療體系,獲評上海市“醫改十大創新”項目;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1751項次。全運會獲得3金3銀,奧運金牌實現“零”突破。

    與此同時,青浦的幸福社區建設進展顯著。通過實施“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青浦累計改造30795戶、208.5萬平方米。建設13個“美麗街區”,實現舊貌換新顏。推動資源下沉、服務集成,首批20個示範點成為市民身邊的幸福陣地。

    鄉村振興領域,青浦區不僅創設“淀湖源味”公用品牌,年銷售額達6.8億元,還完成鎮村兩級集體經濟組織産權制度改革,設立“百村基金”,三級造血&&覆蓋97%以上經濟合作社。如今,“練塘茭白”“白鶴草莓”“青浦薄稻米”等已經成為市場上響噹噹的品牌。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新城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內,在保基本的同時,還要以適度超前的眼光來謀劃青西地區未來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青浦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督查科科長、中國民主同盟青浦區委員會委員劉俊良看來,公共服務體系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資本的關注和參與,無論是教育、醫療等過去以政府參與為主的行業;還是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過去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的行業,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九萬里風鵬正舉。青浦的發展展現了各界幹事創新的激情和信心,展現了他們的專業性、實乾性和創新性,表達了大家對青浦新城的關心和熱愛。”徐建説,“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青浦區的建設定將實現新突破、躍上新&階。展望未來,青浦將以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樞紐門戶為總體目標,對標一流,追求卓越,進一步走向長三角戰略重心和功能核心,推動面向未來的高能級城市加快崛起,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突破躍升。

【糾錯】 [責任編輯: 佘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2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