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權産業進入蓄力發展期,對全市生産總值經濟貢獻率近14%
近日,上海市版權局發布《上海版權産業報告(2019—2020)》顯示,上海版權産業進入蓄力發展時期,持續保持全國領先,關鍵指標逼近全球先進水平。
版權産業貿易增長動能強勁
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0年,上海版權産業的産業增加值達3589.97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73.31億元,佔當年上海GDP的9.45%,實際增長速度為8.84%。其中,核心版權産業的産業增加值為2641.12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81.34億元,佔當年上海GDP的6.95%,實際增長速度為8.08%,上海版權産業對GDP的經濟貢獻率達到13.93%。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0年上海版權産業貿易進出口增長動能強勁,覆蓋版權産業全鏈條的在線版權經濟,不僅助力核心版權産業的增量發展,也賦能了非核心版權産業的轉型發展。
上海大學知識産權學院教授王勉青分析,上海版權産業發展水平已接近全球先進水平,“近期發布的《美國經濟中的版權産業(2020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版權産業的産業增加值佔全美GDP的11.99%,其中核心版權産業的産業增加值佔全美GDP的7.26%。上海版權産業和核心版權産業的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接近這一水平,增長率則達到美國的2倍。”
版權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上海先後建設了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國家音樂産業園、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産業基地、松江影視園、天地軟體園等一批産業門類集聚、功能定位明晰的版權産業基地,發展了一批版權骨幹企業,閱文、嗶哩嗶哩、喜馬拉雅、米哈游、莉莉絲等網絡企業成為行業新銳。目前,上海擁有國家級版權示範單位、園區12家,市級版權示範單位、園區135家,3家上海版權示範單位的作品獲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版權金獎(中國)。
以公共服務為切入點的版權服務,助力版權産業高質量發展。目前,上海已實現版權工作站在各區的全覆蓋,同時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和張江、紫竹兩個國家級高科技園區設立了工作站。先後成立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版權服務中心和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浦東新區)依託自貿區制度創新與先發優勢,結合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要求,支持版權領域機制體制創新。
上海版權局相關負責人&&,依託長寧的時尚創意、金山的非遺傳承、徐匯的藝術品交易、虹口的音樂文化等各區特色産業,上海將持續開展各類版權服務和交易活動,為供求雙方搭建橋梁,促成作品轉化與傳播,打造國際知識産權保護高地,以版權産業的成長性印證上海城市的卓越發展。(施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