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推進離岸貿易創新發展實踐區建設
年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年度經濟貢獻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將按離岸貿易實際收匯額給予一定比例的專項獎勵;探索適應離岸貿易創新發展的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新片區支持政策;探索建立特殊需求研判及會商機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促進離岸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昨天發布,24條措施圍繞促進離岸貿易産業集聚、支持離岸貿易項下國際結算和融資便利、提供全方位服務等方面開展積極探索與實踐,進一步提升臨港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産業能級和質量,深化推進新片區離岸貿易創新發展實踐區建設。
促進離岸貿易産業進一步集聚
今年6月,臨港新片區離岸貿易創新發展實踐區揭牌,離岸貿易服務中心、離岸貿易創新發展研究基地等重要平台啟動運行。今年以來,新片區加快重點貿易商落地集聚,推進配套服務平台建設運行,持續推動區內銀行和貿易商創新實踐,已吸引上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五百強企業落戶並陸續開展離岸貿易業務。
此次《若干措施》的發布有望促進離岸貿易産業的進一步集聚。新政明確要進一步拓展政策覆蓋的業務種類和支持範圍,在積極探索適應離岸貿易創新發展稅制安排的同時,針對企業年營業收入超3億元、年度經濟貢獻超1000萬元,或對新片區有重大貢獻的企業,按離岸貿易實際收匯額給予一定比例的專項獎勵,促進存量企業做大離岸貿易規模、拓展離岸貿易新業務,吸引更多頭部、重點貿易商落戶臨港。
“我們將把石油、天然氣、光伏材料等業務引入上海,希望明年能首單落地,實現離岸貿易開門紅。”發布會上,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協鑫集團等9家重點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協鑫集團副董事長孫瑋&&,新政“正逢其時”,協鑫此前積極投資海外油氣項目,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從事大量的離岸貿易,配套政策落地將便利相關業務回歸。
量身定制解決方案滿足企業需求
就在會後,不少企業也第一時間與銀行展開交流,因為《若干措施》鼓勵和推動臨港新片區內銀行自主優化審核流程,為誠信合規的貿易企業提供更優質、更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務。同時,推進個案分析與研究,量身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多元化發展需求。
加快離岸貿易規模化發展,需要解決離岸貿易真實性審核和監管的難題。“離岸貿易‘兩頭在外’,物流不經過境內,怎麼評判它是真實的交易?”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王謹文&&,傳統貿易的資金流、單證流和信息流匹配,而離岸貿易“兩頭在外”,訂單流、貨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貨物流不在境內,資金流在境內外來往,也沒有報關等基礎交易信息提供給銀行支撐審核。
“不同行業的離岸貿易模式、交易單據、結算方式都有差異,針對特殊交易模式下的需求,新片區管委會會召集相關管理部門、銀行、專業機構,大家會坐下來一起來商量特殊模式是否合理可行。”王謹文認為,《若干措施》的亮點之一在於個性化服務機制。通過管理部門、專業機構一事一議,“只要確保這家企業的需求、實際貿易的背景是真實合理的,我們就可以去支持。”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當天也發出“銀行業支持新片區發展離岸國際貿易金融服務倡議”,並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金融服務等方面共同發力,推動新片區離岸貿易創新發展邁上新&階。(記者 祝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