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書城閉店裝修升級 2023年重新與讀者見面

2021年12月13日 08:57:25 來源: 解放日報

    書架空了,讀者還在。昨天,上海書城福州路店迎來閉店裝修前營業的最後一天。走進書城,絲毫不見閉店前的忙亂;順着手扶電梯一層層朝上,每個樓面的書架前都有選書、讀書的讀者,或坐或站,全神貫注。

    下午3時起,以“感謝23年書香為伴,相約2023年我們重聚”為主題的書香活動持續6個多小時。學者的分享、學生的表演、音樂的流淌、等待簽售的隊伍……一如過去23年上海書城最常見的場景,走進這裡的讀者總能找到心儀的那本書、那位作者、那場分享。

    “上海書城培養了幾代讀者,當年開業時,30多歲的白領帶着孩子來看書,這代人長大了又帶着自己的孩子來書城。”上海書城第三任總經理沈勇堯記得,每年2月春節前後和暑假,書城總是人潮洶湧,帶着孩子泡一天的家長不在少數,“這麼大的書城逛一下不解渴,逛一天可能也才看了冰山一角。”

    在書城三樓,記者遇到了40歲的張女士,手推車裏裝了滿滿一車挑選好的書。“我是新上海人,到了上海就知道有一座上海書城,每隔幾個月總要來這裡看看。網上買書直奔目標而去,來書城漫無目的,撞見、發現想讀的書是最愉快的。”

    “你知道嗎?書城三、四、五層的書架顏色都是不一樣的。”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利説,上海書城當年開業時,無論外觀設計和內部裝修的理念都屬領先,各地同行紛紛參觀取經。比如書架顏色形成視覺過渡的整體感,又如可以挂展示架的包柱,再如隔板可以上下移動的書架,種種書店陳設的新理念,從上海書城開始走向全國,甚至書店裏燈光的亮度標準也是經過精心調整的。

    10月18日上海書城對外宣布即將閉店裝修,熱情的讀者開始一撥又一撥涌向書城。10月23日,書城單日銷售碼洋達到230萬元,創下開業23年來的最高紀錄,之後兩周也維持着每天100多萬元的銷售額。在書城各個樓面遇到熟悉或不熟悉的讀者,令江利有些意外的是,大家説得最多的不是希望未來的書城變得多漂亮、設計多超前,而是“希望這裡還是一座‘書城’,有滿滿當當的書”。

    對上海書城而言,超大空間、超全品種,曾是它的優勢和招牌。如今,“書店裏的書再多,也抵不過線上電商”。在新的互聯網環境下,新的上海書城如何塑造自己的氣質?“我們常説,書店就像一個可以呼吸的空間。書城之大讓它或許很難形成一種統一的調性,但書城之大也讓我們有空間滿足不同讀者的不同需求。”江利展望,從圖書賣場到文化空間再到生活美學磁場,上海書城將實現從傳統零售到新零售時代的跨越,創造更多人與書、人與人邂逅的機會。

    21時40分許,在熟悉的閉店音樂——薩克斯演奏的《回家》中,最後一批讀者走出大門。福州路上這扇開了23年的書香之門緩緩關閉,大廳裏的燈光一路路熄滅。

    閉店裝修期間,上海書城將在東方路796號九六廣場面積近1500平方米的下沉式廣場開闢過渡區域,繼續為市民提供購書、閱讀服務。福州路465號的這座書香殿堂則將在2023年重新與讀者見面。屆時,上海書城的外墻可能會安上大型落地玻璃,在視覺上與福州路整體環境更融合,書城內外的人可以互相觀察,相視而笑。這或許是上海這座城市的一個隱喻:一座沒有閱讀“圍墻”的城市,崇尚知識、溫暖如春。(記者 施晨露)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6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