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騎手職業與城市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逾七成&&繼續幹

2021年12月13日 08:56:21 來源: 解放日報

    昨天是“雙十二”,又是個“買買買”的日子。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城市酷想家”團隊將研究視角轉向城市騎手。當天,《騎手職業與城市發展》研究報告發布,這份基於188個城市、55044份有效答卷的報告發現,在工作滿意度方面,20.3%的騎手對自己這份工作感到“非常滿意”,28.7%的騎手感到“比較滿意”。關於未來一年的職業規劃,高達72.3%的受訪者&&將繼續做騎手,計劃不做騎手的僅佔9.8%。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1年1—10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增長14.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7%,平台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與此同時,借助數字化的技術和平台經濟的發展,服務消費出現了線上化新趨勢。這一趨勢中,騎手成為一種從業者數量龐大的新興職業,是與中國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最經常打交道的群體之一。

    然而,騎手的職業狀態和工作方式卻並不完全被公眾所了解。作為研究團隊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陸銘認為,現代的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傳統服務業需求與供給之間高效的匹配,大幅度提高傳統服務業從業者的勞動生産率。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大量城鄉間和地區間移民從事騎手這一工作,對於這個群體的分析,有助於理解靈活就業對於移民自身就業與收入的影響,以及城市化進程中移民對於城市發展所産生的積極作用。

    於是,陸銘等人通過線上問卷的方式連線騎手們,請騎手們自己説話,用數據闡述事實。通過這次調查,發現騎手工作時間與工作方式的彈性為其帶來公平與靈活的感受。一方面,接單計酬方式讓騎手們感受到“多勞多得”的公平感,他們接受簡單直接的接單計酬形式,在App上可快速、直觀地看到自己每天的業績變化;另一方面,這種工作有波峰波谷,有不忙等單的間歇時間,可選擇開始和結束接單的時間,這方便了騎手們參與學習、社交,增加知識、提高技能,為未來的職業發展進行人力資本積累和社會關係網絡建立。

    陸銘&&,騎手工作的靈活性以及靈活性帶來的人力資本積累提升了騎手們的工作滿意度,具體而言,即時配送在時間、收入等方面的靈活性特點使這份工作成為騎手職業生涯的“起步器”“緩衝區”和“加油站”。

    騎手也競爭,也學習。報告顯示,騎手工作中通過與他人的溝通交流獲取知識或信息,提升了他們的收入水平。比如,在日常等單或送餐間歇,48.3%的受訪者會與其他同行騎手交流,33.5%會與商家老闆、店員交流。這樣有效的溝通交流可獲取經驗技能,也會增進騎手在城市的社會互動——前者會提高騎手的人力資本,後者為騎手積累了社會資本,有助於收入提升。

    配送工作雖然門檻不高,但做好也不容易。調研顯示,重視與商家關係的騎手,對店家出餐效率有正面影響,增加了他們自身的收入。而重視路線規劃和接單速度的騎手,提高了送單效率,收入更高。同時,學歷水平提升有助於促進騎手更好參與社會互動和知識信息獲取,對騎手收入也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記者 徐瑞哲)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6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