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魯班學堂”在“一帶一路”火了
這幾天,新冠毒株又發現新的變異。而早在11月初,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護理專業的老師,就為柬埔寨公立醫院和血庫中心的在職醫護人員開設了一堂醫院感染防控的“專業技能培訓課”。從消毒液選擇、空氣凈化到分區管理策略等,通過大量數據庫資料、實際案例分析,分享着中國在院感防控方面的做法。
三天的課程,幾乎場場全員出席。線上也是人氣十足。“老師講得真好!”“建立動態的層流系統,是未來ICU預防院感的方向。”……課後學生們的留言刷屏。更有戲劇性的是,課程剛結束,馬來西亞隨即發來邀請,希望能為他們帶去中國疫情防控的第一手經驗,直接指導實際工作。“課程計劃在下個月開展。”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護理專業老師周丹説。
像這樣,以“中文+技能培訓”為特色的“魯班學堂”課程,在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還有很多。
2019年6月底,來自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5個國家的39名建造行業政府官員、高校教師、企業技術骨幹等來滬取經,學習先進的“中國建造”標準。
在施工現場,不少學員對隨處可見的二維碼&&好奇,這些二維碼有何作用?原來,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清晰地看到與構件相關的圖紙、方案、交底等信息,施工工人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就能看到如何施工、施工要求等等,再也不需要一對一口頭傳授,協同工作的效率提高不少。看了這些BIM技術在建築工地的應用,印度尼西亞Podomoro大學講師廖光華十分興奮,希望能夠將BIM技術也帶回印度尼西亞,應用在更多印度尼西亞的工地中。
立足城建特色,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開辦“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國際人才高級研修班,設立“魯班學堂”。通過魯班文化、魯班標準、魯班技藝、魯班智造等四大課程模塊,打造“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並舉的工作格局。疫情下,“魯班學堂”精心打造了《智能建造生産方式變革下的BIM技術應用》《古建築維護與保護》《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施工》《城市道路建設》等雙語在線課程以及漢語語言文化在線課程。從開始至今,“魯班學堂”已舉辦7期,其中兩期在海外舉辦,學員跨亞洲、大洋洲、歐洲、中北美洲、非洲,遍佈沿線國家政府機構、大型建築企業、土木專業高校,培訓累計超過800人次。
今年6月4日,“魯班學堂”在馬來西亞泰來大學掛牌。這是“魯班學堂”品牌在海外設立坐標的新起點,將為沿線國家職業院校師生送去優質教學資源,為亞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中文+職業技能”的融合併進,成為國際教育合作的新模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既懂語言又有技術的複合型專業技能人才。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國際交流處副處長王愛花介紹,今年11月,老撾巴巴薩技術學院成為學校“中文+職業技能”的推廣基地,依託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優勢,把中國職教標準和中國技術標準分享給老撾職業院校。同時,學校已與泰國曼谷職教中心合作,在卲瓦帕職業學院掛牌成立海外分校,招收泰國留學生。首批10名國際學生進入學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習,第二批泰國留學生就讀酒店管理專業。目前,“中文+食品質量與安全技能”教材正在編寫過程中,將成為國內第一本專門面向高職院校食品專業國際學生的漢語教材。(記者 李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