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率100%的參展商都有精彩“中國故事”
素有“黑海明珠”之稱的烏克蘭海濱城市敖德薩,聽起來似乎有些陌生。但很多中國消費者已經在舌尖上感受過這座城市的“滋味”。如今,無論在歐尚、大潤發、盒馬,還是在天貓超市,都能買到一款名為“洛克萊葵花籽油”的進口好貨,這個已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商品,就來自當地知名企業因特爾普萊斯。
四年前,因特爾普萊斯報名參展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沒想到為企業發展一腳踩下油門。過去幾年,企業的參展回頭率100%,“訂單接到手軟”。公司負責人倫艷透露,第四屆進博會期間,還將帶着“洛克萊人造黃油”等一批展品“上新”。
在第四屆進博會開幕倒計時10天之際,本報記者採訪了多家連續四屆參展的“老朋友”,每一家回頭率100%的參展商都有自己的“中國故事”,但訴説的是同一個主題:因為進博會,企業在中國市場迎來巨大商機。
2020年,中國市場取得27%的銷售額增長,線上銷售增長高達56%;2021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地區實現34.2%的增長——這是歐萊雅北亞區總裁兼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向記者展示的最新“成績單”。如今,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這家跨國巨頭的全球第二大市場,而進博會則成了新品最好的“發聲地”。日本松下電器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展示了“步行訓練機器人”。公司負責人&&,這一展品已經於今年3月在中國上市,4月起向醫院等提供“步行訓練支持服務”,目前已經實現量産。
當一件件展品落地變成商品,越來越多參展商把對中國經濟前景及市場潛力的信心轉變成實實在在的投資動力。“今年格蘭富將把全球商業建築總部從丹麥轉至上海,新的全球總部將在11月迎來開業典禮。”世界水泵巨頭丹麥格蘭富公司相關負責人説,企業已連續參加四屆進博會,並嗅到了巨大的商機。“第三屆進博會上,阿斯利康宣布升級上海研發平台,建立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它已於今年10月啟用。”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説。截至目前,阿斯利康在華累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研發投入達15億美元。(記者 徐晶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