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務實合作到心靈契合——人文交流讓中拉人民越走越近
2015-05-25 09:37: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裴劍容 王帆)當地時間22日、23日,正在拉美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在哥倫比亞和秘魯出席了中國-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討會和中國-拉丁美洲文明互鑒係列活動,與文學藝術界知名人士和代表歡聚一堂,闡釋人文交流、文化互鑒對中拉關係發展的重要意義。相距幾萬公里的中華文明和拉美文明,在兩個大陸跨越時空握手、交融。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過去十年間,中國和拉美見證了政治和經貿關係的跨越式發展,但在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郭存海看來,中國和拉美地理距離遙遠,價值體係存在一些差異,擴大對彼此的認識、了解和理解,就變得愈加迫切和重要。

  李克強此次訪問拉美,人文交流活動引人注目。他在哥倫比亞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時指出,中拉合作不僅是物質層面的,也是精神層面的,後者往往更加不能忽視。

  郭存海指出,中拉關係的發展,既需要産能合作等經貿措施的“硬”支撐,也離不開人文交流的“軟”助力。今年1月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的成功召開,是中拉關係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可以想像,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中拉之間的接觸將在廣度上持續擴張,這也使得解決雙方認知不平衡問題變得刻不容緩。

  他認為,當前亟須建立中拉文明對話機制,加大頂層設計力度,以便從整體上統領中拉文化關係的發展,增進中國和拉美各國之間的理解和認知,以文明對話作為中拉政治和經濟關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軟基礎。

  “文明對話也是中拉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和‘理想共同體’的基礎。共同體的構建必然基于相互了解和理解,精神的相互認同;惟有志合道同,才能打通中國夢與拉美夢的空間,從而共呼吸同命運。”郭存海説。

  前不久,由郭存海發起成立的“中拉青年學術共同體”舉辦了首次以青年學者為主體進行的中拉學術對話活動——首屆“中拉青年對話會”。與會的40余名中國和多個拉美國家的青年學者及留學生,面對面地溝通了對中國和拉美的相互印象,了解對方對于自己國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並對中拉合作的現狀和未來進行討論。

  旅居北京十多年的秘魯學者帕特麗西亞·卡斯特羅也參加了這次對話會。她曾是秘魯《商報》駐京記者,目前在北京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博士學位。她在接受採訪時説,這種形式的對話非常重要,因為交流才能相知。她尤其看重青年人在中拉交往中的角色。“青年人具有活力和熱情,加強青年、特別是青年學者之間的交流是中拉未來發展的希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在訪問拉美時宣布,在未來5年內,中方將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60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6000個赴華培訓名額以及400個在職碩士名額,邀請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政黨領導人赴華訪問交流,並于2015年啟動“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千人培訓計劃。中方倡議于2016年舉行“中拉文化交流年”。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文學巨匠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的譯者、北京大學青年學者范曄剛剛從哥倫比亞參加波哥大國際書展歸來。他認為,拉美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載體,能打破東方和西方二元的思維,是文化和種族的大熔爐。“和拉美加強人文交往,能夠促使我們形成一個多元文化觀,使我們的眼光更豐富和開闊。”

  范曄建議設立一個類似傅雷翻譯出版獎的獎項,來鼓勵拉美國家的漢學家翻譯中國古典和現代作品。他説:“要有了解才好交流,才會有更多的火花碰撞,雙方翻譯界的基礎工作是其他交流工作的基石”。

  早在16世紀中葉,著名的“中國之船”就曾滿載瓷器和絲綢,穿越萬頃碧波,抵達墨西哥阿卡普爾科,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架起了一座中拉友誼的橋梁。太平洋從來就隔不斷中拉人民的真摯情誼,中拉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人文交流這艘“航船”聯結雙方人民的心靈。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時指出的:“中拉跨越浩瀚太平洋的文化共鳴,是聯結彼此人民的心靈紐帶。”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可以期待,人文交流將讓中拉人民越走越近,給中拉合作帶來無限廣闊的前景。

+1
【糾錯】 責任編輯: 白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1172111539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