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互聯網整治 任何人都沒有豁免權

2015年01月22日 08:44:1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2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信公眾號報道,面對“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屢禁不止、屢打不絕,網信辦等四部門再下狠招、再出重拳。1月21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國家網信辦主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協調組組長魯煒表示,專項整治工作“將以正人先正己的鮮明立場正風肅紀,以堅決清理門戶的態度切實防止‘燈下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拿自己開刀,遵循‘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信念,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奉獻、拼搏的互聯網管理鐵軍。”

    作為2015年網絡空間整治活動的“第一發”,此次專項治理活動首提內部整治、創新舉報機制,將給2015年的中國網絡空間帶來怎樣的新影響,引發各方關注。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五宗罪

    當前,“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毒瘤”和網絡空間的“霧霾”。網信辦副主任彭波將“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行為的危害概括為“五宗罪”: ——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嚴重侵害群眾合法權益;

    ——嚴重破壞網絡傳播秩序;

    ——嚴重損害網絡管理部門和網絡媒體形象;

    ——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四類亂象再認識

    一是合法網站亂象叢生。通過開展批評性報道要挾涉事地方黨政機關和企業,索取“宣傳費”“讚助費”“合作費”等,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地方頻道這一問題尤為嚴重,同時傳統媒體及其工作人員利用單位所屬網站或自辦網站實施敲詐的問題也很突出。

    二是非法網站招搖撞騙。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中央國家機關或社會行業組織名義,私自開設以“中國”“國家”等為名頭的虛假網站,或私自開辦“民間”反腐維權網站,打著“輿論監督”“舉報受理”“維權揭黑”等旗號,對地方黨政機關、企業和個人進行敲詐勒索。

    三是非法網絡公關蔓延成風。一些合法注冊的廣告公司、文化公司、策劃公司,實際業務卻以有償刪帖等非法經營為主,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將一些無中生有或是片面放大的新聞稿件大肆炒作,迫使涉事方答應開出的各種條件,再通過行賄等手段進行刪帖,借機牟取巨額非法利益。

    四是互聯網主管機關個別幹部監守自盜。有的幹部在物質誘惑面前迷失方向,內外勾結,參與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非法活動,造成惡劣影響,為隊伍建設敲響了警鐘。

    兩大方向:管理部門對內對外齊出重拳

    本次專項整治工作分內、外兩個層面同時進行:

    一是由網信部門牽頭,聯合電信主管、公安、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重點針對新聞網站、商業網站、非法網站、提供公共資訊服務的社交網絡賬號及網絡公關公司開展,為期半年;

    二是在國家網信辦的領導指揮下,專門針對各級網信部門和網信隊伍開展,為期三個月。

    首次提出加強對互聯網管理部門的內部整治,是本次專項治理工作最鮮明的特點。國家網信辦副主任彭波表示:“我們決不護犢,決不護短,決不心慈手軟,發現問題一查到底,任何人都沒有“豁免權”,查到誰就是誰”。

    六項公眾舉報重點助力專項治理

    本次專項整治堅持“開門辦整治”。通過完善舉報機制,規范舉報受理流程,明確處理時限,對群眾提供的舉報線索跟蹤查辦,及時反饋結果,同時堅決打擊跑風漏氣、以案謀私及針對舉報人的蓄意報復行為,從機制上消除舉報人的後顧之憂,使舉報人“方便舉報、敢于舉報、樂于舉報,增強舉報信心”。

    完善後的舉報機制將為社會公眾提供六項舉報重點:

    一是互聯網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與網站、公關公司或個人勾結串通,實施網絡敲詐、有償刪帖的行為;

    二是網站發布或集納負面資訊,直接或者通過公關公司以刪帖為條件,索取財物的行為;

    三是網站、社交網絡賬號或公關公司以傳播負面資訊為要挾,向企業或個人以廣告費、合作費、讚助費等為名,索取財物的行為;

    四是網站以合作為名,將地方頻道外包給公司或個人,收取承包費,為網絡敲詐、有償刪帖提供平臺的行為;

    五是以網絡維權、監督、揭黑為名,開設非法網站或社交網絡賬號,集納負面資訊,通過發帖、刪帖索取財物的行為;

    六是冒用各級黨政機關或社會組織名義,以及以“中國”“國家”等為名頭開設虛假新聞網站、行業網站和社交網絡賬號的行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已開設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專區。根據公布的獎勵機制,舉報最高獎勵將達到5萬元。舉報電話是12377,舉報網址是www.12377.cn。

    三個新方法:建設“三庫”、推動“網站編輯持證上崗”、運用賬號監管移動互聯網

    “三庫”指的是網站和賬號違法違規行為數據庫、重大典型案例庫和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檔案數據庫。對“三庫”的建設打響了專項整治工作的頭戰。前兩個數據庫的建設現已啟動,四部門將同步錄入違法違規事實、性質、處理結果等相關資訊,全面準確記錄違法違規行為,並實現記錄留存、數據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

    三庫能夠為網站管理工作和執法工作提供證據,為檢測和預警確定重點管控對象,從技術上對從業人員依法辦網進行監管和規范。通過“三庫”的建設和運用,專項整治工作向制度化轉向,確保對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打擊治理更科學、更準確、更具針對性。

    長效機制管長遠,制度建設管治本。為防止對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整治一陣風、走過場,我們將著力建立打擊治理的長效機制。為此,本次專項整治工作還以推行網站新聞記者證制度為契機,提出建立網站編輯持證上崗制度。通過完善網站採編人員培訓、考核和管理制度,通過大力宣傳並嚴格執行網站記者持證採訪,網站編輯持證上崗制度將有望在2015年內出臺。

    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治理工作也沒有忽視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治理。在四部門向社會發布的“六項舉報重點”中,將賬號納入重點打擊對象;對社交網絡賬號利用自身影響力從事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予以堅決打擊;建立違法違規行為數據庫,記錄、留存互動平臺賬號的違法違規行為。

    2015年的第一個專項整治工作把重點放在了“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充分説明瞭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行動將以法治的理念、堅決的態度、淩厲的攻勢通過有效的手段,打一場網上殲滅戰,堅決關閉一批違法違規網站、社交網絡賬號,清理整頓一批違規地方頻道,嚴肅查處一批非法公關公司和中介機構,依法懲治一批犯罪團夥和不法分子,全力清除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這一網絡公害。

    新聞連結

    網絡敲詐,主要指以在互聯網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負面資訊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所謂的負面資訊包括:可能對公民、法人的名譽權、榮譽權造成損害的資訊,可能給企業生産經營帶來損失的資訊,可能影響黨政機關和幹部形象、威信的資訊等。在實踐中,網絡敲詐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不給錢就發稿上帖”、“給錢就撤稿刪帖”。

    有償刪帖,主要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刪除、下沉、稀釋網上資訊的行為。實施人既包括提供有償刪帖服務的公關公司等,也有互聯網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網站從業人員等。(羅宇凡、趙樂平)

青春派,炫精彩。掃一掃,帶走新華炫聞。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408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