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新聞

新華時政 > 正文

任仲平:轉變,現代化歷程的關鍵性突破

2012年11月07日 07:27:3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 】【列印
【糾錯】

  (一)2012年就要過去了。

  當瑪雅人的世界末日預言即將落空,西方在“震蕩的十年”為自己合上21世紀前十年書頁,中國用一個“不平凡”的十年,增強了一種新型發展道路的信心。

  一家外國媒體這樣評述:“置身中國,我現在比任何時候更加確信,當歷史學家回顧21世紀頭十年的時候,他們會認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經濟大衰退,而是中國的綠色大躍進”。

  毫無疑問,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轉型讓世界印象深刻。在一個人口比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加起來還要多的國家,面對世所罕見的艱巨繁重任務,面對世所罕見的復雜矛盾問題,面對世所罕見的困難和風險,進行一場影響深遠的工業革命、技術革命、社會革命,導引一場持久深刻的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發展方式轉變,國家始終保持穩定,大部分人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各種風險考驗從容應對——縱觀世界現代化歷史,可謂前所未有。

  “中國果斷邁向小康社會主義的時機現在已經成熟。中國的轉型之路,標誌著中國引領世界時代的真正開始。”

  英國學者克裏斯·布拉莫爾的這個評語,或許有些誇大,但對一個奮力追趕現代化浪潮的民族而言,這樣的轉變,的確是一段意義非凡的“開始”。這個“開始”,超越了對發展速度的孜孜以求,意味著對發展倫理的新的詮釋。

  “人”是現代化最為核心的部分。如果説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為世界拓展出一條全然不同的“中國道路”,那麼,近十年發展倫理的進一步完善、發展目的的進一步明確,則向世界展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中國價值”。回首十年,正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讓那些預言“歷史終結”的人看到了中國共産黨的“適應變化和自我修正能力”,中國的現代化歷程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二)許多西方史學家在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時,普遍有中國善于從困境中崛起的感悟。

  從某種意義看,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一次現代化問題集中爆發的“炎症”。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暴露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協調的深層症結,倒逼出一個國家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格局的歷史性轉型。回頭再看,這種轉型與其説是對發展方式的調整完善,不如説是對發展主體的重新定位。

  改革開放以來,“趕上世界”的強國夢想,讓億萬中國人總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個一度盛行于神州大地的響亮口號,生動地詮釋了一個民族奮起直追的焦灼。正是在這種加速度的趕超中,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催生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也伴隨著日益突出的各種問題。“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時少”,這樣的判斷,包含著對更高水準發展的理解,也凝聚著對更高層次問題的思考。

  人沒了,發展還有什麼用?一場公共衛生領域的危機,讓我們深刻審視發展的本質。2003年夏,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提出,“發展絕不只是指經濟增長”,“我們要更好地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這一年金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確立為改革和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和原則。

  20多年來賓士在快速道上的中國列車,開始了新的出發。在發展的關鍵期、改革的攻堅期、矛盾的凸顯期,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其對社會問題的敏銳洞察、對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回應了這樣的時代課題——

  一個佔世界1/5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在現代化歷程中深刻彰顯“人”的基本價值,切實增進億萬人民的福祉?

  一個處于全球社會主義運動低潮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如何在國家的發展中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踐行“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信念?

  一種與西方社會制度不同的發展模式,如何在獨特的現代化道路上,維護經濟增長的道德性,保障社會發展的公平性?

  (三)歷史的關鍵細節,往往具有象徵意味。2002年12月5日,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來到西柏坡,在一組被稱為“趕考”的雕塑前久久凝望。在西柏坡,胡錦濤同志殷殷告誡:“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

  這是“以人為本”發展觀的價值原點。這一個十年,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到“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到“務必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們黨一再強調的執政理念,體現出共産黨人的民本情懷。

  十年,從人出發、以人為本、在人落腳,中國的現代化征程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交匯為激昂的時代主旋律——

  這是充滿人性關懷的十年。越是經濟發展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越是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對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2012年比2005年增加近10倍,保障房建設資金從2007年到2011年實現了20多倍的增長。越是困難群體,越是得到更為體貼的關懷。連續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000多萬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十年來,民生成為首選項,寫下溫暖的篇章。

  這是人民權益彰顯的十年。無論是國家賠償法的修訂,還是收容遣送制度的廢止;無論是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還是資訊公開范圍的擴大;無論是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的探索,還是人大代表選舉“城鄉平權”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公眾的權利邊界得到拓展,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保障。十年來,權利成為流行語,詮釋發展的深度。

  這是發展邁向縱深的十年。免費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全力實現廣電村村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係覆蓋城鄉,人民文化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把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延伸到流動人口,對特殊人群實行特殊關愛;實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構建大調解工作體係……社會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十年來,和諧成為主題詞,標注著發展的高度。

  不僅要物質的豐富,更要精神的充實;不僅要福利的改善,更要權利的拓展。如果説新中國6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改變了世界格局中的政治版圖;改革開放30多年風雷激蕩的實踐,更新了現代化進程中的路徑選擇;那麼十六大以來的十年行進,則標定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坐標。

  (四)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曾套用莎士比亞的話説:中國已達到了偉大境界,如今面對著隨之而來的責任。

  實際上,對于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執政者,這樣的責任,首先是帶領世界1/5的人口走向現代化,不斷順應這片土地上13億人民的期待。

  30多年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活躍社會。城鎮化率由不足20%到超過50%,農民工數量佔到整個農村人口的1/3。在這個急劇變化的發展中大國,無數被時代改變命運的普通人,希望權益得到保障、生活更加幸福。日益增大的經濟規模帶來“分配焦慮”,走向全面小康的路途增加“利益敏感”,無數與社會共同轉型的普通人,渴望權力更加透明、權利得到尊重。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無數與國家一起成長的普通人,期待凝聚共同理想、提升時代精神。

  如何滿足這些不斷增強、迅速成長的期待?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明確指出現代中國的發展思路,“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內容,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對“中國責任”的深刻回答。

  在一個即便是回家過年也能構成“世界上最大規模遷徙”的國度,任何細微的政策調整都會涉及龐大人群。但就在這十年,我們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全民醫保基本實現;農村脫貧人數與整個法國的人口相當,新增1.1億就業人口,規模相當于一個人口大國……

  用嚴苛的目光挑剔,肯定還有不均衡、不合理甚至不公平,但如果以十年為單位、以13億為基數、以現代化為坐標,我們便會多一份感慨和信心。讓世界1/5的人口,在短短十年裏迅速提高生活品質,逐步彰顯人的價值,這是中國面對責任這道考題交上的一份厚重答卷。外電這樣評價:改善民生成為中國經濟政策的主軸,讓人民幸福成為政府工作的主題。

  (五)“讓人民幸福”,這確實是十六大以來十年探索的精髓,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本質要求。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中,人向來是全部哲學的核心。共産主義的宏偉構想,正是為了“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在馬克思看來,社會主義就是讓人復歸到真正人的本質,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在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十幾億人口溫飽問題和初步達到小康之後,社會主義中國需要開啟對自身的重新審視。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貧富差距在拉大;物質需求漸漸滿足,但更高層次期待出現井噴;經濟增長速度很快,但對資源環境的透支難以為繼;生活境遇有了巨大改變,但對公平正義的呼喚日益強烈。面對這樣的挑戰,如何更好體現社會主義本質?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 編輯: 李志強 ) 【字號: 】【列印】【關閉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