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殉國的第一位師長趙登禹 遭漢奸出賣中埋伏

趙登禹將軍像
“我父親返回河北防地前,見了我祖母最後一面。臨行時,他跪在地上給祖母磕了頭,又叮囑正懷孕的母親要注意身體,然後還抱了抱只有2歲的我和4歲的哥哥趙學武,之後義無反顧地離家而去。”這一去,將軍血戰不歸還。
當我走進趙登禹將軍的女兒趙學芬家客廳的時候,甚至一度感到了歷史的恍惚——迎接我們的是一幹練勁捷的漢子,國字臉,筆直的鼻梁,剔出的劍眉,緊抿的嘴唇,儼然照片上的趙登禹將軍的影子。
經人介紹,才知道這正是趙登禹將軍的外孫,但趙登禹將軍的形貌更為豐偉,身高達一米九零,在當時的人中僅僅這個身高就宛如天神。
趙登禹將軍在1937年7月28日戰死北平南苑。為了紀念他,北京從此有了一條趙登禹路。
同一日,與趙登禹情同兄弟的二十九軍中將副軍長佟麟閣也戰死南苑,於是,又有了一條佟麟閣路。
3年後,原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已升任第三十三集團軍中將總司令的張自忠戰死襄河,這樣,北京有了第三條用人名命名的道路——張自忠路。至今,北京以人名命名的街道,僅此三條。
趙登禹犧牲“甚為可哀”
我貿然拜訪的原因,是為將軍家人帶來了在日發現的一些資料,包括記錄趙登禹將軍殉難經過的日方檔案,遇難前後戰鬥態勢圖及將軍遇難時乘坐汽車的照片。
趙登禹將軍遇難時乘坐汽車的照片,可見上面的纍纍彈痕和“趙師長戰死當時的乘車的彈痕(南苑街道)”日文字樣。
另一張公開過的趙登禹將軍遇難汽車照片,可見從司機副座轉身搶救后座人員卻中彈而死的衛士或副官。
有的人曾懷疑這張照片中是遭到日軍襲擊的英國公使許閣森的汽車,屬於誤傳。今日在趙學芬女士家中見到宋哲元將軍後人寄贈的另一張照片,其偽裝,外形等均可表明是同一車輛。只是宋哲元將軍後人提供照片上,車體右側尚有一具中國軍人的遺體,或為原來站在右側車門踏板上的衛士。在新發現的日方檔案中,日方也描述了趙登禹將軍座車上的偽裝網,以及車輛軋及死馬而停止,和圖片上的內容一致。
新發現的這張照片發表於日本雜誌《滿洲俱樂部》第39期,其上方並有紅十字會埋葬二十九軍抗日烈士的墓地標誌和日方記載的南苑交戰記錄,記錄中提到趙登禹將軍的犧牲,卻使用了“甚為可哀”這樣特別的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