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英雄被抹黑成怪物 軍報:心懷良知就能理解英雄

2015年05月20日 09:18:09 來源: 解放軍報

  理解英雄,需要良知也需要境界

  晉惠帝因為昏聵,不理解百姓之苦,“善良”地建議:“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

  一段時間以來,邱少雲、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人物,被人肆意抹黑。在他們看來,一心為公是“傻”,艱苦奮鬥是“土”,捨生忘死是“假”,英雄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怪物,更別説學習和敬仰了。

  這些“不理解”恰是英雄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坦克之父”古德里安曾説,坦克突擊的最大威力是心理上的恐懼,再優秀的戰士,當他發現手中武器無法抵禦坦克攻擊時,逃跑和投降的念頭就會變得更有誘惑力。然而,這個説法遇上人民軍隊時被撞得粉碎。1947年的魯南戰役中,面對國民黨精銳的裝甲部隊,缺少反坦克武器的解放軍指戰員用手榴彈炸坦克,用秫秸、稻草燒坦克,甚至爬上去用鐵鍬、鐵鎬砸坦克的天線、折光鏡,最終將這支部隊打癱。假如按某些人所“理解”的那樣出牌,只能未戰先怯,望風而逃。

  這些“不理解”恰是英雄能夠贏得尊重的原因。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官兵以“謎一樣的東方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有人懷疑志願軍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瘋子”,甚至懷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種特殊藥物”。至今美軍仍在研究上甘嶺為什麼成了他們的“傷心嶺”。一位美國軍事理論家認為:“對於中國的軍隊,我們或許是永遠摸不透的。但是我們知道,評估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是要用它的裝備、它現有的戰鬥力,加上若干X。”

  這些“不理解”恰是值得人們仰望的地方。王淦昌與鄧稼先,為研製“兩彈一星”,離家28年,家人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因為保密,王淦昌改名為王京。一年除夕夜,兩個人在帳篷裏相互敬酒,鄧稼先對王淦昌説:“叫了王京同志幾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言畢,兩個人抱頭痛哭……為了中華民族能夠挺直脊梁,他們忍受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其高尚就在於這種“不理解”,偉大也在於這種“不理解”。

  理解英雄並不難,只要你心懷良知,只要你尊重事實,只要你不跟着別有用心之徒的魔笛起舞就足夠了。當年,黃繼光的身上,經常帶着一本描繪馬特洛索夫的連環畫,有空就翻閱。雷鋒看了《董存瑞》的電影以後,含着熱淚説:“應該做這樣的戰士!”顯然,他們不但理解英雄,而且讓英雄情懷植根於心。

  魯迅先生曾把那些嘲諷戰士的奴才比作蒼蠅,“嘬着,營營地叫着,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嘲笑英雄、解構崇高,得到的不是清醒而是迷惘,走向的不是自由而是迷途。如果全社會都不再崇尚英雄,都不講家國大義,都把精明當成聰明,把低俗當成通俗,民族存亡的關頭,還有誰會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對於那些抹黑英雄的人,我們不妨仍用魯迅的話來敲打一下:“去罷,蒼蠅們!雖然生着翅子,還能營營,總不會超過戰士的。你們這些蟲豸們!”

  (作者周恒 單位:73068部隊)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4127820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