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星洲日報》12月23日報道,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政策,在外匯儲備上月底跌破4000億馬幣關口後,截至12月15日已恢復穩定,外匯儲備提高1億馬幣,從3996億馬幣增至3997億馬幣(約合964億美元)。
馬國行在報告中説,截至12月15日的外匯儲備足以融資8.3個月保留進口,也是短期外債的1.2倍,與前期相同。與11月15日4078億馬幣(約合983億美元)比較,外匯儲備在一個月內下跌81億馬幣(約合19億美元)。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和美聯儲升息0.25%以來,馬幣兌美元重啟跌勢,下跌至4.80馬幣左右。22日下午5時,馬幣兌美元報4.4740馬幣,低於前日的4.4780馬幣。
經濟學家認為,馬外匯儲備對短期外債的覆蓋率為區域最低,恐怕面臨更大的資金撤離壓力。不過他們強調,國行要求出口商將75%出口收益換為馬幣,並推出一系列外匯管理措施,預期可帶來1000億馬幣(約合230億美元)外匯儲備,因此相信短期內國行不會&&更多外匯管理措施。其中,大眾研究&&,馬幣已超賣10%至12%,如果不明朗因素衝擊消退,外資可能重新回歸。
截至11月,外資持有1818億馬幣馬政府債券、230億馬幣馬政府投資票據(MGII)和2219億馬幣私人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