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馬來西亞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産業中心項目推介會在京舉行 。

馬來西亞檳城植物園現疑日軍遺跡 或為申遺加分

2016-02-26 14:43:03 星期五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號 】【打印】【關閉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藏身於馬來西亞檳城植物園的日軍遺跡首次公開曝光,為植物園計劃申請入遺加分。植物園是檳城旅游熱點之一,然而多數人或不知它是日軍在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據點。植物園散置着不少日軍遺跡,其中有軍火庫和運送軍火的鐵軌,最新發現的是在前身為植物園辦公室(現為草本植物標本館)的後山山林,疑為日軍焚化爐和廁所遺跡。

  發現焚化爐和廁所

  據報道,當地時間24日,植物園總監亞茲瓦率領媒體向外展示首次對外公開的疑日軍遺跡,後山的山丘上矗立着一個長約6.7米,寬2米,高2米的橢圓水泥結構體,該結構體兩方各有一個鐵門,其中一個尚完好保存其鐵栓,中央聳立着一個約1.3米的疑為煙囪物,或為焚化所用。

  在亞茲瓦拉開鐵栓後,裏面有一些疑是廢棄物,或有人開過此鐵栓,另一個入口卻空無一物。在焚化爐約數十米之外即是一個廁所,該高約3.3米的廁所並沒有門,為蹲式廁所,其中央為圓型的排放口。

  從未引起關注

  隨同阿茲瓦的草本植物標本館員工瑪莉卡伊説,該遺跡先前或許已有人發現卻從未公開過,所以在植物園的文獻中並無記載,她在2006年發現上述遺跡。她深信該遺跡不可能從未曝光,可能一些老員工也知此遺跡,然而卻從未引起關注。

  她説,檳城植物園計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入遺,讓大家將目光投放在植物園的一些古跡文物,他們將會向有關方面報告。

  胡姬園前身為軍火庫

  亞茲瓦也帶領媒體參觀藏身日軍軍火庫的胡姬園溫室區,該軍火庫目前已被石壁封閉。

  他説,該軍火庫或為日軍收藏各類軍火如魚雷等的位置,在軍火庫的叢林也有發現疑是日軍遺留下的軍火運輸鐵軌;該軍火庫於70年代不知為何而被封閉。針對是否會要求古跡或博物館等方面來進行挖掘考古,使軍火庫重新曝光時,阿茲瓦則指由於有關地方已作為胡姬植物種植地,所以不會主動要求進行發掘考古。

  144年植物標本最古老

  在植物園的草本植物標本館也藏寶不少,該標本館有3000個植物樹木標本,其中最悠久的標本收藏於1872年,有144年歷史,為百年標本。

  該館收藏各類植物標本,一般上要求的標本必須同時保有其葉子、花和果實。

  “在製作標本時會先以藥水清洗標本,然後放入特製烤箱3天,溫度介於60至70攝氏度,隨後將標本以混合酒精的液體沉浸,後放在特製無酸性紙面上再用特製膠粘貼,同時進行縫補以使標本完整展現。”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54741287555941